第53部分(第1/4 頁)
在一些歐美髮達國家,這一類技術發展較快,有機化肥的使用率逐年上升,無機化肥的使用率逐年下降。
但國內的堆肥技術,一直都沒有取得較大的進步。絕大多數廠家生產出來的有機肥,不管價格高低,質量普遍較差。
即便是國內最大的堆肥廠,每年生產出來的有機肥,也會有很多積壓賣出不去。
至於小廠就更不用說了,一些混得比較慘的廠家,甚至得靠著政府的補貼,才能苟全性命。
姜瑞洋想了一下:“林總,要不咱們先搞個促銷?比如定價2800,然後打個五折,等名氣做起來了,再全價銷售?”
林寒沉默了一會:“1400元一噸,對於有機肥來說還是有些貴。農業生產不同其它,週期較長,如果步步為營的話,時間成本就太高了。”
“咱們的首要任務,應該是讓更多的農民知道永珍有機肥的效果,利潤什麼的,可以先緩一緩。”
姜瑞洋一怔:“那實際的銷售價格定在多少合適?”
林寒想了想:“打個四折吧,這個價格對於咱們廠來說,利潤空間已經很大了。”
“今年生產的有機肥,全都四折出售。另外,在銷售的時候,要注意分散地區,爭取在一年內覆蓋整個漢東省。等到明年,永珍的有機肥就該供不應求了。。。。。。”
姜瑞洋點點頭:“好,我這就去聯絡經銷商。”
林寒又想起來:“對了,這兩天運些有機肥賣到田湖村,讓田湖村的村民們都先用上。”
。。。。。。
第124章 省氣象局(第二更)
漢東省京州市,省氣象局。
現任局長章士候坐在椅子上,手裡拿著一張報紙,看得津津有味。
他時不時地扶一下搭在鼻樑上的黑框老花鏡,斑白的兩鬢之間,是一片寬敞光亮的額頭。
出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他,遺憾地錯過了“50後”稱號的末班車。等他剛剛進入校園,卻不幸地碰上一場長達十年的華夏浩劫。
十年間,親身經歷了種種不可思議的事情,他的學業也斷斷續續走完,勉強從三代貧農轉職成為一個知識分子。
適逢動亂結束、恢復高考,章士候稀裡糊塗地考進了後來改名為漢東資訊工程大學的原漢東氣象學院。
然後他就進了呂州氣象局工作,擔任一個小科員,步步高昇,一直幹到現在的省氣象局局長。
章士候絕對不知道,他一個呂州氣象局的小科員,是怎麼選到省氣象局,還一直做到局長的。
但不管怎麼說,已經五十多快六十歲的他,升任副部級已經基本無望,估計再過一兩年就會調任虛職,準備退休了。
當著這個關口,章局長行事難免就要多一些遲疑,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有衝勁和事業心了。
比如,前不久雲州市氣象局上報,說當地有家名叫永珍的公司,成功幫助氣象局修正預測結果,及時防範了一場登陸臨海縣的強颱風,為挽救人民財產做出巨大的貢獻。
當地氣象局局長親自推薦,希望省氣象局能夠與永珍合作,提高災害性氣象的預測準確性。
按理說這是件好事,永珍收費也不貴,省氣象局雖然不是什麼財大氣粗的部門,但一年拿個幾百萬出來還是沒多大壓力的。
但章局長稍一調查,就發現這個永珍從成立至今,連一年的時間都不到!
除此之外,這家公司雖然成長十分迅速,名氣也有一些,但卻並沒有設立任何專門的氣象服務機構。
這讓他如何不顧慮重重。
氣象災害可不是小事,嚴重的時候,連國家領導人都會親自下指示,萬一出什麼么蛾子,他可擔待不起。
於是,這件事從提出來到現在,一直都被擱置,就算偶爾拿出來說一說,也大多沒什麼結果。到最後,就連雲州市氣象局,都很少提起了。
畢竟是老一輩,章士候電腦用得不太慣,還保留著看報的習慣,各種報紙都會看一些。
此時,他一翻報紙,動作忽然一滯。
卻是報紙上的一篇配圖報道引起了他的注意。
《震驚!從護林員到福布斯揭秘林寒的傳奇歷程!》
文章一側的配圖,是一個青年站在臺上,雙手張開,面帶自信笑容,似是正在演講。
文章開頭:“為何他能與馬談笑風生?為何他能獲得阿里的千萬投資?這一切的背後,到底是個人的奮鬥,還是歷史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