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2/4 頁)
而為,永遠都是悶聲發大財的最好方式。
就像那句話說的,一個人的命運,固然要靠個人奮鬥,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程序啊……
雲州市乃至於整個漢北地區,人們的視線都紛紛聚焦到青林、臨海、南水三縣交界的區域,各種版本的行政區劃圖開始在網路上流傳。
市、縣級政府,也終於將“青南開發區”搬上臺面,公開討論,頻頻舉行研討會議。
這個時候,永珍科技又對外宣佈了一個重磅訊息,從而引起了更加廣泛的討論,為正當火熱的開發區話題,又添上一把火。
永珍方面表示,公司將在近期對青南開發區的自然水體展開淨化工作,並組建完整的垃圾處理系統。
未來的青南開發區,將既沒有水汙染,也沒有垃圾汙染。
……
林寒坐在垃圾處理公司的辦公室裡,手中正拿著一張地圖端詳。
這張地圖上畫著的,赫然乃是青臨南三縣的部分行政區劃圖,中間交界處有一個大致呈三角形的區域被標了出來。
這個三角形區域,就是青南開發區的初步劃定方案。面積一千多平方公里,佔三縣總面積超過五分之一,可以說是相當廣闊。
如今政府內部討論得差不多了,這張地圖已經開始在小範圍內流傳。而作為整個計劃的主要促成者,林寒當然在第一時間拿到了它。
地圖上面顯示著,在青南開發區內有三處主要水域,兩河一湖,縱橫交錯,東面直入大海。
這三處水域,也就是他接下來要著手整頓的區域。
當然,自然水體的淨化不比工業廢水,要相對麻煩得多。
淨化工業廢水,淨化完了直接排放就行,只要有處理廠,汙水不是問題。
但自然水體乃是活水,源遠流長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汙染源。如工廠的排放,行人的隨手亂扔垃圾,當然還有直接來自上游的汙染。
正所謂“河源唯遠,水量唯大”,尋找河流的上游,從來都是一件十分複雜困難的工作,難度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比如幾百年前,清政府就派人去青海省長江源頭進行測繪,結果一行懵逼了的堪輿師帶回來了八個字:“江源如帚,分散甚闊”,翻譯過來就是:我們也不知道長江之水哪裡來的。
所以顯然,要想從上游源頭治理汙染,是短時間內無法做到的。
所以林寒的計劃也很直接,就是將兩條河的上游淨化到雲州市外圍區域。
畢竟不是長江黃河一類的大河,只要稍稍延伸過幾重水壩,上游的汙染影響就可以大大削弱了。
至於尋根溯源,徹底淨化掉整個華夏自然水體的汙染,顯然還是任重而道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辦成的事情。
除了水體本身的淨化之外,工廠排汙以及垃圾問題,也是治理的重中之重。
為了解決以後的工廠排汙問題,林寒特意讓汙水處理廠,在開發區內設定了一個大型分廠,準備承擔全部地汙水處理工作。
雖然由於生物許可權的緣故,永珍的汙水處理能力已經登峰造極,不能再高。
但這一年多的時間以來,汙水處理廠也沒閒著,在管理以及其它技術上也做出了不少的創新,進一步減少成本。
多快好省的永珍汙水處理廠,早已一統雲州。而走投無路雲鋼汙水處理廠,則被永珍打包收購,整頓重組,與原有處理廠,一併承擔起全市的汙水處理工作。
現在這個時候,除了少許自行處理汙水的工廠之外,雲州已經沒有第二家處理汙水的公司了。
僅雲州市的汙水處理,就每年為永珍創造數億元的鉅額利潤,影響力日漸雄厚。
隨著永珍的不斷擴張,雲州市以外,其它汙水處理公司也紛紛處在其陰影之下,人人自危。
遠一些的企業還好,像鄰市的一些處理公司,為了生存,已經不得不投入巨資,大力改進處理技術,提高處理效果。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也算是推動了歷史了……
一個星期的時間內,林寒將青南開發區內的兩河一湖,統統淨化了一遍。
兩河的上游,跨越幾重水壩的範圍,水體汙染的狀況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經過質檢局的檢測,最終得出,青南開發區的自然水體已經出於一類水的水質。
一類水!
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規定,地面水使用目的和保護目標,華夏地面水分五大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