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王成獻計、商人崛起(第2/3 頁)
騎將軍了,自然需要走一步看三步了,所以才會如此。
他並不在意這批潰兵和人口在誰的手中,反正最終受益的仍舊是大唐,他只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滅了高句麗,再草原諸部反應過來之前,大唐已經有效的控制遼東以北的廣大地區,從東北方向對於草原形成包圍之勢。
而且,也不僅僅只是這些,王成眼底閃過一抹幽光,心中思慮道:
“這些潰兵和人口跟高句麗一國之積蓄比較起來就像是芝麻和西瓜,乾脆就像是逗狗的骨頭一樣,丟出去供狗狗們爭搶,它們得到了好處,也能對於主人更加的衷心。”
“如果世家門閥們得到了好處,那麼自然目光就不會侷限在大唐國內這一畝三分地上,就會看向大唐以外的地方。”
一旦國內徹底的沒有了矛盾,那麼這幫世家門閥也不再掣肘朝廷,那麼上下一心之下,絕對能夠爆發出席捲世界的力量。
王成根本就不懷疑這一點。
歷史早就已經證明了,只要大唐上下團結一心,根本就沒有任何人能夠擋住大唐的兵鋒!
這樣的道理,他相信李世民絕對不會不明白,甚至絕對比他想的更多,也想的更廣。
實際上。
王成猜想的根本就沒有錯,李世民僅僅只是一瞬間就想清楚了,甚至比王成所想的更遠。
“區區人口,朕雖然看重,但並不是不能丟手,高句麗一國數百年的積蓄,怎麼都比這些蠅頭小利強。”
“朕只是思慮,若是此例一開,商人們恐怕就會為了利益鋌而走險,甚至是藉此干預朝廷大政!”
說話間,李世民端起了案几上的酒碗,意味深長的看了王成一眼。
大唐可並不是只有王成一個將軍,也並不是所有的將軍都跟王成一樣黎庶出身。
節堂內,香味瀰漫,晶亮透明的烈酒倒滿了各人面前的大碗,可是所有人都僅僅只是抿了一口潤了潤嘴,旋即便全神貫注的看向了王成。
“公的來說,就是陛下安排一員大將帶領數千計程車卒,一路跟隨在萬騎軍的後面,專門負責收攏潰兵,轉運高句麗的人口。”
“如此我就可以完全放心,甚至是完全放開手腳的再前面征戰,以萬騎軍的實力,絕對可以在高句麗反應過來之後,以風捲殘雲之勢橫掃整個高句麗。”
王成說到這裡頓了頓,其實這公策也都是老生常談的話語,無非這一次前面進攻的萬騎軍,後面負責收攏潰兵和高句麗人口的人恐怕動作要快一些,若不然就跟不上萬騎軍的動作了,他不可能停留下來照顧這些負責善後的人。
所以。
這件事若是想要做成的話,必須需要一名經驗豐富且威望隆重的大將才能壓得住陣腳,也才能將一切都指揮的諸如臂使,不會因為俘虜和人口太多而導致混亂。
畢竟,這些人不是潰兵就是青壯年男女,若是鎮不住場面,稍微有點混亂,那麼這幫人絕對就會掀起叛亂。
李世民等人盡皆面色嚴肅的點了點頭,這一點道理他們幾個人都懂,不過卻是沒有人開口,仍舊示意王成一次性將話語說完。
王成當即就繼續沿著剛才的話語說了起來:
“若是以私來說的話,那就招募商人,朝廷根本就不操心這樣的事情,這些潰兵和青壯年的人口盡皆都賣給商人,任由商人們自己組織人手將這些潰兵也好,奴隸也好全部都帶走發賣。”
“只是這些人口和青壯男人卻不是賣金錢,而是任由商人們轉運糧草輜重等等,他們運送過去多少的糧草輜重等有價值的東西,就摺合相應的人口當做錢財抵給這些商人。”
“朝廷不負責這些潰兵和人口的生死,盈虧就完全是商人們負責。他們究竟是賣給大唐,還是販賣給其他的地方,朝廷也一律不管,只要他們將前線大軍征戰需要的東西轉送到地方就行。”
“而且,朝廷也不管這幫商人背後的勢力,只認可他們轉運的糧草輜重,甚至是馬匹等等都行。”
此話一出,頓時就讓李世民等三個人吃了一驚。
“什麼?”
“交給那幫商賈!?”
“他們靠的住嗎!?”
士農工商。
商人原本就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位置,即不事生產,而且低買高賣,經常給人一種投機取巧、唯利是圖的形象,以至於苦羅大眾乃至上層對於商人的看法一直都不看好。
王成也不例外,但現在是唐朝,並不是後世,此刻的商人們不能說全部都是好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