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論功行賞(第2/3 頁)
朝辦公室探頭,問冷毅:“冷哥,你不過來再敬大夥一杯酒啦?啤酒也行。”
冷毅擺擺手:“你們喝吧,我和爺說會兒話。”
振文答應一聲,回伙房繼續喝酒。
冷毅喝了口茶,砸吧了一下嘴:“好茶,爺,喝茶,茶不錯。”
巴赤眼爺喝了口茶,也說味道不錯。
冷毅一手撐著椅子,抬頭說:“爺,咱東海市水果好哇,數陽犁好吃,還是貢品呢!當年,慈禧太后喜歡吃。你聽著,我給你讀一段書,書上記載得可明白了。”
柳家莊的陽梨來自當地上冊村。陽梨本名洋梨,又名把梨、茄梨、葫蘆梨,是原產歐洲的西洋梨在乳山的栽培變種。文革期間,為避“崇洋媚外”之嫌,將“洋梨”更名為“陽梨”。陽梨在當地又常以其最初引進地上冊村之名冠之,稱為“冊梨”,久負盛名,是馳名中外的地方土特名產。冊梨的栽植歷史悠久。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大孤山鎮上冊村人丁書方經商來到當時是英國租借地的威海衛,遇一英國人在賣果樹苗。丁書方對果樹栽培有興趣,當即買下140棵,回家後栽於本村東河岸面積約3畝的沙土地裡。栽後第五年開花結果,由於缺乏管理經驗,開花期遭受蟲害,果實所剩無幾。至秋,金黃色的果實香甜爽口,深受鄉人好評。一天,寧海州衙門一公差路過此地,見此果特殊,遂買嘗之,連稱“好果,好果。”當問起此果名稱時,丁書方支吾半天說了個“洋梨”,現名“陽梨”由此演變而來,後人又按其果實形狀稱之為“把梨”“茄梨”“葫蘆梨”等,且“把梨”又常被簡寫為“巴梨”。差人品嚐後,又買了幾個帶回衙門。第二年,為防止蟲害,丁書方用紙糊了許多袋子套在梨上,用麻繩將袋口紮緊,防蟲效果甚佳。是年8月,寧海州衙門又來人,指名要買這裡的“洋梨”上供朝廷。原來,上次來過的那位差人把帶回的梨送給州老爺品嚐,這位正為找不著當地特產上供朝廷而犯愁的州老爺如獲至寶。為了炫耀本地所產,他以產地上冊村為名,將“洋梨”更名“冊梨”上供朝廷。冊梨進京後,被評為一級土特供品,慈禧太后每日必食,譽為“天下第一梨”。民國年間《牟平縣誌》載:“南塂、樗嵐、松嵐、陳家、初家、果園、上冊等村,多種冊梨,為土產出口之一宗。”建國後,冊梨栽培面積一度擴大。1957年,冊梨被國家定為特供果品,用於招待待外賓。但經歷三年經濟困難和文革時期,冊梨面積有所減少。為保護冊梨這一傳統優勢地方品種,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地方黨委、政府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技術攻關,對種苗培育、栽培管理、貯藏技術等進行全面研究和開發,冊梨種植面積迅速恢復並不斷擴大,產量和質量也明顯提高。陽梨營養價值極高,有潤肺、化痰等功效。除鮮食外,還可以製成多種加工品,如梨膏、梨脯、梨罐頭、梨酒等。
巴赤眼爺來了興致,高興地說:“柳明昌那會兒發展陽梨,沒享受到地方黨委、政府的優惠措施,全是靠自力更生,發展起了一百多畝陽梨。那年春天,他到縣果樹站買梨苗,縣果樹站說沒有,但果樹站答應幫助到外縣聯絡。果樹站聯絡好幾個縣都沒聯絡著,柳明昌就沒有能從縣果樹站拿回陽梨樹苗。柳明昌不捨氣,就想,山上的野梨,野果,誰也沒栽苗,怎麼就長成樹了呢,果子吃起來還挺甜。對!肯定是鳥銜了種子,掉在了土裡,種婦長成了果樹。他就想利用陽梨種子培育陽梨樹苗。那年他到二十里地之外的上冊村梨園裡,買了二百斤熟透了的陽梨回來,買的時候,上冊的果農說,不能買這麼些,熟透了的梨,吃不完,放一天一宿就壞了。柳明昌不管這些,還是買了,梨買回來後,直接送到了公社裡,請幹部吃。他請幹部吃梨的目的,是那年公社幫助村裡買手扶拖拉機,向大大小小的幹部表示謝意的。公社幹部吃了,都說好吃。吃完之後,柳明昌打發人把扔掉的核一個一個撿起來,拿回家。梨核曬乾後把種子一個一個摳出來,轉過年來天氣暖和了,埋在土裡。懷揣著一顆希望的心,一個多月後,長出了陽梨苗,柳明昌高興極了,社員也高興極了,精心看護。當年的梨功長到小腿肚高了。又過了四年,長成了大樹,掛果了。柳家莊的土質好,結的陽梨,成熟以後,香氣撲鼻,咬上一口,紙一樣的薄皮,一咬就破,接著一股甜汁一樣的果肉軟軟地進了口,不用嚼,舌頭頂著上顎,嘴巴動彈幾下,梨肉就被擠碎了。大人喜歡吃,小孩吃不夠,老人吃一個,忍不住,再吃了一個,剩下的就捨不得吃了,高低要留給孩子。”
冷毅給老人倒了杯茶:“爺,喝口茶,慢慢說。”
“歲數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