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山(第1/2 頁)
</dt>
&esp;&esp;寒山寺門前,香客進進出出,蕭戟和蕭銃靜立在一旁樹蔭下等待。
&esp;&esp;二人乃是相差三歲的同胞兄弟,父親是將軍府的大管家。二人作為家生子,自幼陪伴在蕭延康身邊讀書習武,後因武藝出眾,作了蕭延康的心腹親衛,領百戶銜。這次出征,長兄蕭戟也跟隨著上了戰場,弟弟蕭銃則被留在府中保家護院。現下大軍得勝而歸,蕭戟也被提拔至千戶銜。
&esp;&esp;“哥,保護將軍本就是咱們做手下的職責所在,戰場上誰沒為將軍擋過刀劍?為何將軍這次要千里迢迢遠赴杭州和這寒山寺找人呢?”
&esp;&esp;“此話不假,可這趙大哥卻是不同……哎,說來話長啊。”
&esp;&esp;“那就長話短說!”
&esp;&esp;蕭戟已在五年前完婚,又經戰場磨練,性情穩重;蕭銃則剛及弱冠,還有些少年心性。
&esp;&esp;蕭戟耐心為弟弟解釋:“當初老侯爺戰死,將軍年少入伍,可以說是趙大哥一路帶過來的。其中艱辛,不可言表,趙大哥怎麼也算得上是將軍的半個師傅了。這一次,兩人闊別多年又在營中相遇,將軍已是將軍,趙大哥還是那個步兵虎賁……他替將軍擋暗箭而亡,走之前唯一的牽掛就是這個女兒。將軍乃重情重義之人,咱們都是知道的,將軍自然……”
&esp;&esp;說著,寺門開了,二人當即消聲肅立。
&esp;&esp;只見蕭延康和一個頭戴帷帽、身著僧袍的嬌小身影先後而出,那小人腕間挽著一個包裹,懷裡還抱著一架半人高的古琴。
&esp;&esp;二人對視一眼,心知這位就是趙大哥的女兒了。
&esp;&esp;“太初爺爺,靈素這次可真走了,你可別太想我!”
&esp;&esp;“……蕭將軍,趙施主她素來頑皮,還望將軍多多擔待。”
&esp;&esp;“這是自然,方丈儘管放心。”
&esp;&esp;“天色不早,二位施主請吧。”
&esp;&esp;“多謝方丈,延康就此別過。”
&esp;&esp;“阿彌陀佛。”
&esp;&esp;玄衣男子勁松般魁梧奇偉,旁邊小人還不及他肩膀高。
&esp;&esp;僧人注視他們離去的背影良久,默默關上寒山寺的大門,將山下人間煙火隔絕寺外。
&esp;&esp;……………………
&esp;&esp;下山途中,蕭延康為遷就靈素,走得比三人上山時還慢。兩兄弟也慢吞吞跟在後面,悄悄打量趙大哥心心念念惦記著的女兒。
&esp;&esp;雖然僧袍寬鬆、帷帽遮面,但她清甜如黃鸝般悅耳的聲音和一舉一動間的婀娜姿態,還是很引人注目。
&esp;&esp;“趙小姐,不如把琴交給我吧。”
&esp;&esp;蕭延康看她抱琴實在吃力,出手接過,沒碰到少女半分衣袖。
&esp;&esp;“多謝將軍。”女子沒了負擔,聲音似也輕鬆些許:“我名喚趙靈素,本不是什麼‘小姐’,將軍叫我‘靈素’即可。”
&esp;&esp;“如此,靈素姑娘。”&esp;蕭延康頷首道:“你家的情況……我大概瞭解,不知你今後有何打算呢?”
&esp;&esp;回想月前,他遠赴江南找到趙家,那裡卻只有一對年輕夫婦和一名稚齡男童。
&esp;&esp;手下打探後得知,趙家祖祖輩輩沒離開過杭州城,男子打漁、女子採蓮,世世代代靠著這西湖為生,直到趙忠武這一代。他從小好武,跟著當地鏢門練就一身不俗武藝,打下一份家業,可惜姻緣淡薄。蕭延康所見夫婦中的男子正是趙忠武與其原配所生,後原配過世,他又續了一門繼室,誰知這繼室在生小女兒時血崩難產,人也沒了。
&esp;&esp;女孩兒四歲那年,趙忠武應召入伍,臨行前叮囑已經成家的長子好好照顧幼妹。女孩兒無憂無慮長至十歲,那年她不慎落水,醒來後就一直迷迷糊糊認不得人。好在同父異母的兄長及其妻子為人寬厚,好吃好喝補養著她,這才慢慢恢復過來。後不知怎的,長兄之妻非要把這女孩兒發賣出去,長兄也唯唯吶吶做不了主。
&esp;&esp;女孩兒自幼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