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原來如此(第1/2 頁)
葉採蘋皺著眉:“什麼意思?”
沈知晏道:“去年這邊縣令上報木薯的食用方法,在此之前,大家一直以為是盧縣令發現的。但直到昨晚,我才知道竟然是你的功勞?”
葉軒想到了什麼,臉色大變:“先生的意思是……不對,去年小姑讓里正上報木薯,後來朝廷還給小姑還賞了50兩銀子呢!大家都看到的。”
沈知晏挑眉:“50兩?你們把朝廷想得也太小氣了。”
葉採蘋和葉軒神情緊繃,只聽沈知晏道:
“去年6月大旱,咱們南方因為8月雨水充沛,很快就緩過來了,儘管如此,還有很多地方鬧饑荒。”
“北方和西北等地就更嚴重的,甚至都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情況。去年苦木薯上報,解了整個西北的糧食危機,縱然是有毒,但只要處理得當,那便是救命糧。”
“這是大功一件,龍心大悅……”說著,沈知晏頓了頓,“嗯,龍心沒感覺,反正太后鳳心大悅。”
葉採蘋有些無語,葉軒在葉採蘋耳邊低聲道:“皇上只有四歲。”
葉採蘋點頭,也想起來了。
顧寒最後之所以當上了攝政王,就是因為皇帝年紀太小,需要攝政王。
沈知晏繼續道:“當時盧縣令上報的是,他兒子盧萬升,為了解決饑荒,不惜以身試毒,差點死掉,才尋到了這木薯的食用方法。”
葉採蘋驚了。
沈知晏道:“他的兒子盧萬升,你可有聽說過?”
葉採蘋點頭,“縣令夫人說過,是上屆進士,是個同進士。”
沈知晏說:“同進士也就比舉人強上一點。一朝進士,光一甲二甲就有數十人。這數十人裡,還不一定人人都能順利出仕,更何況是下面一百多位同進士?”
“所以中了同進士後,盧萬升就回到越安縣盧縣令身邊,在家裡等待任職,其實就是坐冷板凳。”
“盧縣令出身貧寒,只有舉人功名,當年之所以能當上縣令,也是沾了戰亂的光。就他的出身,又沒有政績,升遷之路何其渺茫。”
“他兒子本事些,是個同進士,但就算如此,也沒前途。”
“但因為去年上報了木薯,盧縣令還把功勞都給了兒子,說是兒子發現的。”
“如此大功,盧萬升又是個同進士,上面直接啟用,破格錄入工部,賜封從四品工部郎中。”
“除此之外,還給盧縣令記上了一功,賞銀5000兩。”
葉採蘋和葉軒聽得臉都黑了。
所以發現木薯之功,換來了一個從四品官位和5000兩?
葉採蘋氣怔了,她就說,怎麼自己發現了木薯,才獎50兩,原來是盧縣令兒子冒領了她的功勞,最後竟然還小氣地只給了她50兩!
葉軒氣得人都快冒煙了:“他們膽子也太大了吧,而且,竟然還給小姑獎50兩?”
若換了是他,說不定都要殺人滅口了!
盧縣令竟然放著葉採蘋不處理,也是個人才!
沈知晏知葉軒所想,便道:“當時葉娘子只是個普通農婦,在盧縣令看來,那是隨時能捏死的螞蟻,如此升斗小民,一輩子都走不出越安縣。”
“而且當時木薯早就宣揚得幾條村子都知道,他殺得了一人,殺不了幾條村子的人。況且整個越安縣都掌控在他手裡,他自是不怕的。”
“這次的黃心木薯,盧縣令再次上報。但盧萬升已經在京城任職,黃心木薯輪不到盧萬升身上。盧縣令他上報的是,為解百姓食用木薯中毒之苦,他一直派人在山中尋找。”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他找到了無毒的黃心木薯。還讓人種了60畝地,用來育種。”
“不想,因為黃心木薯關係重大,上面派了工部尚書和司農官下來視察和推廣黃心木薯。”
“所以,你現在知道他一定要娶你入門的原因了吧!”
葉採蘋聽到這裡,瞪大了雙眼。
突然想起縣令夫人來提親那次。
當時她就問,她一介民婦,就算黃心木薯是她發現和種的,但盧縣令上報,政績也會記上一筆,原本是共贏的美事,何必鬧成那樣。
縣令夫人說,想多記一分功績。
當時她有點奇怪,就為多一分?
現在才知道,盧縣令是直接佔了她的功勞,不管是苦木薯,還是黃心木薯!
又因上面有人下來視察,盧縣令生怕佔功之事被村民們捅出來,所以要娶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