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登梁山(第3/3 頁)
“閉嘴!”
這話豈能亂說?別說傳出會令朝廷忌憚,武大也不願家將有這樣的想法。大宋江山是如何來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是被部下擁戴稱帝,才有大宋。
當帝王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可惜武大並無此意。這個念頭太危險,會死很多人,一將功成萬骨枯。武大隻想安安穩穩過日子,不願讓家將去戰場送死。
武大此行原本只是遊玩和敬仰梁山,此刻因一些小事,內心悄然發生了變化。 次日黎明破曉,武大率隊悄然離開小村莊,未驚動任何人半分。
村民們察覺他們的離去,才如釋重負。長久以來受盡欺壓,一見持刀的陌生人,心中總難免畏懼。
武大未作過多停留,第三日午時已抵達久負盛名的水泊梁山。梁山地處山東南部,隸屬於濟寧府,地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實乃藏龍臥虎之地。
梁山最引人入勝的,莫過於那一片片廣袤的蘆葦蕩。蘆葦修長穗大,雖纖細卻顯雄壯,質樸中透著雅緻,隨風搖曳,猶如烈火烹油,令人心生讚歎。武大望見這片蘆葦,不由想起李師師,一時竟有些恍惚。
行不多時,早已等候的“錦毛虎”燕順帶領王英等人迎了上來。燕順本是販賣羊馬的商人,因生意失利,落草清風山,與矮腳虎王英、白麵郎君鄭天壽一同劫富濟貧,成為清風山的大當家。後結識宋江,參與青州大亂,加入梁山,位列水滸傳第五十位,對應地強星,擔任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
,!
燕順曾與武大有一面之緣,算是舊識。此刻再見,武大身份已天差地別,他大笑幾聲,拱手問候:“哈哈,武家兄,許久未見,一切安好?”
這習慣大概是跟朝廷大將軍學的,古時將領地位越高,笑聲越大,不知何故,總是先大笑再問話,以示英雄氣概。而他的結拜兄弟王英,從一開始就對武大心存不滿,此刻坐在馬背上,一語不發。
武大懶得理睬王英,向燕順抱拳道:“燕兄,久違了。小弟此次突然造訪梁山,頗為冒昧,還望眾位英雄海涵。”
“哈哈,自家兄弟無需客套。我大哥公明聽說你親臨梁山,歡喜不已,早命我在此恭候。”燕順笑答。
武大微眯雙眼。公明大哥?如今梁山之主是晁蓋,燕順卻直接提宋江之名,看來梁山內部爭鬥已十分明顯。但他並未多言,僅淡然回應:“讓燕兄在此久候,是武某的疏忽。叨擾了。”
燕順熱情洋溢,策馬與武大並行:“兄臺長途跋涉,辛苦了。請!”
梁山地域包括梁山、鳳凰山、龜山、小安山、獨山、土山六座山丘,以梁山海拔最高,東鄰東平湖,山湖相映,兩河交織,地勢獨特且關鍵。燕順口齒伶俐,一路上滔滔不絕地向武大描繪梁山風光,但武大興致不高,僅偶爾附和幾句。
武大從未想過稱霸山林,自然不關心梁山詳情。山路經過修整,行走不算艱難,不久眾人便來到梁山主峰“虎頭蜂”。
虎頭蜂上,晁蓋、宋江率眾梁山好漢,公孫勝、吳用等人為第二梯隊,排成壯觀陣仗。這並非故意炫耀,而是因武大首次親臨梁山,晁蓋與宋江為表誠意,召集所有好漢前來。
花榮猶豫片刻,回到梁山隊伍。武松立於武大身旁,腰板挺直,張平等十名家將亦如此,不願辱沒了武家威嚴。
:()風生水起武大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