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風生水起武大郎 > 第24章 人倒黴喝涼水也塞牙

第24章 人倒黴喝涼水也塞牙(第3/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教教小兕子,大唐艦隊星際歸來我的艦隊,在墨西哥灣自由航行

彷彿要告訴武大,他們甘願為他去死。

武大腦中一片空白,面色蒼白,僅憑本能機械地廝殺。

理想美好,現實殘酷,戰場無情。

上了戰場,無人能不死 武大心中滿是懊悔,即便他們已斬敵無數,他仍不願見任何生命消逝,只盼眾人能安居樂業。然而這一切美好的願景,全被蔡家一手摧毀。

古人讚頌英雄,常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實則是誇大之詞。再英勇之人,亦有力竭之時,武松縱然身手不凡,或許能在五百鐵騎中游刃有餘,但要說憑一己之力掃蕩敵軍,斷然不可能。武大落馬,武松瞧見,心急如焚,奈何距離遙遠,無法援手。

林沖見識過風雨,丈八蛇矛一挑一轉一彈,馬背上騰躍,踏肩踩首,直奔武大而去。武松眼前一亮,同樣飛躍空中。

晁蓋、石寶、柴進、戴宗等梁山豪傑和方臘大將紛紛效仿,奔向武大。東郭太尋微皺眉頭,沉思片刻,揮手放出童英、張平、張良和武府鐵騎,形成合圍之勢。

武大喘息不止,看著好漢們“乘風破浪”,心中不禁生出羨慕之意。“看來,此番若能活下來,還得勤修武藝啊……”晁蓋豪情勃發,身處敵陣面不改色,笑道:“哥哥若喜歡,我便將絕技傳授於你!”武大苦笑,沉默不語。

短暫的寧靜並不代表安全,只是東郭太尋在調整陣型。此刻,武大等人已被完全包圍。不久,東郭太尋果然重新發令,蔡府兵馬再次發起衝鋒。

,!

武府人數雖少,卻不示弱,不論敵軍多少,先與之拼個魚死網破!武大絕不輕視自己,眼前的困境算得了什麼?這是武府、梁山和方臘部眾的首次聯合作戰,只要齊心協力,突圍而出,日後再讓蔡府血債血償!

東郭太尋的兵馬並非等閒之輩,兩軍激戰,殺氣沖天。就在這時,三道口另一側,大名府與範縣交界處,忽然現出一位九尺高大,眉如八字,威風凜凜,身披金甲的壯漢。他環顧戰場,單槍匹馬直指甲七和蔡九。甲七膽戰心驚,非他膽怯,只因這壯漢聲名赫赫。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河北玉麒麟,盧俊義!

武大一行登臨三道口以來,甲七屢出奇招。易容術未能瞞天過海,用梅香假扮金蓮交換蔡九,與武大的計策撞車,平分秋色;利用方臘摩尼教部眾消耗武大勢力,卻被武大識破,反與石寶等人聯手對敵,武大取勝;暗中命東郭太尋收服悍匪消耗武家戰力,武府精英同心協力,勢均力敵;東郭太尋的飛鏢襲殺,武大身先士卒,凝聚力強,再度不分勝負;引武大深入,武大吃虧,幸得林沖等人及時救援,略遜一籌。

無論輸贏,武大雖然目前武藝只屬三流,但他智計百出,雖急於脫困,卻不失冷靜。皆因他早知盧俊義正在趕來。四海鏢局開業時,九大舵主分赴各地,盧俊義帶走梁山兩百精兵。武府遇襲,金蓮被劫,武大便告知盧俊義。

退一萬步講,武大敢於孤身赴會,源於他成竹在胸。盧俊義是誰?河北玉麒麟,槍棒拳被譽為河北三絕,棍法更是天下無敵,威名遠播,河北之地誰人不響應?他遲到,只因他在集結兵馬。

他曾與武大有過嫌隙,後來成為同門師兄弟,同為周侗弟子,武大有難,林沖來援,他作為大師兄,責無旁貸。況且上次四海鏢局與武府結盟,他對武大安排的客卿職位雖略有不滿,但與師尊密談後,終未拒絕。

此刻,武府與蔡府陷入膠著,盧俊義終於趕到。他是武大的最後一張底牌,也是武大的最大倚仗。武大熟諳歷史,深知盧俊義的號召力和戰鬥力,整部《水滸傳》中,盧俊義何時敗過?唯有王慶麾下的“金劍先生”李助,憑劍術似是略勝盧俊義半籌。

武大志在必得,他要讓蔡府痛徹心扉。之前與蔡府數度交鋒,各有勝負,蔡京趁武大春風得意之際劫走金蓮,武大反手一擊,與梁山結盟後,便策劃給蔡府一次致命打擊。張良被策反,武大發現得太晚,這是致命錯誤。然而,面對錯誤,唯一的解決辦法是順勢而為,再設大局,在敵人暴露底牌後,依舊能從容應對,一舉制敵。一個智力超群、靠智謀壓制敵人的智者,應如此佈局!

盧俊義出現後,身後又有約兩百騎兵趕來支援武大。他們是跟隨盧俊義前往河北的梁山精英。其中一百人直撲準備偷襲武府的七星盟刺客,另一百人則提刀直指東郭太尋的兵馬。與此同時,四周山頭,喊殺聲四起 武大料事如神,甲七這狡猾的賊子果然留有後招。

那是一百左右的弓箭手,看似數目不多,然而隱藏四周,若武大等人硬闖,必將遭受致命打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陰陽天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