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開渠引流(第1/2 頁)
她一拍腦門子,“哎呀,我真是個笨腦,怎麼把這麼大的事情給忘了呢?”
韓一楠連忙拉下她的手,對著她的額頭呼呼兩聲。
“奶奶才不笨?奶奶是最聰明的!”
這個小馬屁精一句話,惹得大家哈哈笑。
李蘭珍也摸摸他的腦袋,“我大孫子是最聰明的。”
然後看著大家說,“湖水和河水都太遠了,大家種地澆水澆田地還得用肩膀挑車子拉,太費事兒了!”
韓明海看著李蘭珍,“娘,在村子裡,地距離河水遠了,我們都是挑水澆地的,不然,要怎麼辦啊?”
李蘭珍這才想到這樣啊,怪不得沒有人提出澆水的問題。
她大手一揮,“今天趕著天黑,咱們把這些紅薯秧子先插進土裡。
明天,老大你和我一起去山裡看看,咱們看看怎樣開出一道渠來,把河裡的水或者湖水引下來,這樣我們就方便了。”
張德水也說,“親家,明天我也跟著去。”
李蘭珍想到他對種地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就點點頭說好。
就這樣,他們打著火把,連夜把村子裡分的,李蘭珍給的紅薯秧子,土豆塊,全部種在了土地裡。
而且還種了很多大白菜蘿蔔,這些可以醃製酸菜和鹹菜的蔬菜。
李蘭珍的物資裡有很多的食鹽,雖然都是大顆粒的,但是比他們在這裡買到的食鹽要潔白許多。
每家都分到了一大海碗食鹽,人人都很開心,尤其是家裡的女人們更加開心。
每次用到食鹽,或者想要醃製鹹菜,酸菜的時候,大家都會說一嘴。
“多虧了蘭珍嬸子,看看這鹽,多好,又白,顆粒又大又完整。”
“就是,嘖嘖,有錢人家用的東西就是好!”
李蘭珍聽到一次摸摸鼻子,顆粒大是因為那是專門用來醃製鹹菜和酸菜的鹽。
自己家裡幾個親家家,還有爹孃家吃的食鹽,都是她從空間裡拿出來的細白鹽。
這幾家已經習慣了李蘭珍有時候就會從揹簍裡或者山洞裡拿出他們不曾見過的東西,都非常淡定,包括孩子們。
人多力量大,他們幾家相互幫著,把紅薯秧子和土豆塊,很快的種在了地裡,至於還要種植的蔬菜,就明天白天留在山谷裡的人種吧。
第二天吃了早飯,李蘭珍帶著韓明海和張德水一起上山了。
李蘭珍他們選擇從開墾出來的農田這一面上山。
走到半山腰的時候,李蘭珍發現了一條從山上下來的乾枯了的河道。
也許是雨水或者是原來河流經這裡的河水沖刷的乾涸了的河床。
“老大,親家,你們看,這裡是不是曾經流過水?”
張德水蹲下身子,仔細的檢視了這一片地方,站起來拍拍手說。
“這裡的確曾經流過水,但是應該不是河水,估計是遇到暴雨以後衝下來的山洪衝開形成的。”
韓明海朝山下看去。
“娘,我怎麼沒有看到這這條被沖刷過的河床從哪裡拐了彎不見了。”
李蘭珍說,“我們下去找找看。”
三個人又從上面拐下來,沿著被水沖刷過的這個河道往下走。
走了大概一兩百米遠的時候,發現它居然拐了彎。
張得水沿著河道左右都走了一陣了,回過來說。
“怪不得它拐了彎了。前面這一塊,有大石頭堵著,而且樹木茂密,土石比較堅硬,到這裡下不去,它只好從這邊拐過去了,那一面的山土比較鬆軟,應該是到這裡以後就聚集了很多水,衝不下去,拐了彎。”
李蘭珍看了一看這個河道口拐彎的地方,再看一看山谷裡的農田。
韓明海說,“娘,你是不是想從這裡直接開一道河下去?”
張德水搖搖頭說,“這怕是難度比較大,你們看,這裡樹木比較高大,盤根錯節的,樹下的灌木叢也長得鬱鬱蔥蔥,所以這裡的土質比較堅硬密實,就算是開一條水渠,也不容易,工程量比較大。”
李蘭珍深以為然,她有點佩服張德水,關於土質,水土流失,分析得頭頭是道。
“親家,你說的對,我們還是往上走吧,從這裡走到湖邊,或者是河水邊,再看怎麼往下引水比較好?”
他們還是沿著這一條已經乾涸了的河道往上走,大概往上走了100多米遠,韓明海就喊著李蘭珍。
“娘,再往旁邊走一點就是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