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日常生活(第1/2 頁)
李蘭珍租了一輛牛車,整
先去陶瓷鋪子裝好了陶瓷碗盤子,又去布莊結了賬裝好了布。
直接就回到了月亮灣碼頭。
開啟了她自己備用的一間庫房。
李蘭珍讓車伕把貨物全部卸下來放進庫房裡。
等到車伕趕著車走了,李蘭珍快速的從空間裡拿出來了六口大鐵鍋,一百二十套褥子和被子。
空間裡的這一批褥子和被子一直都在消耗,儘管這樣,大概還有1000多套。
剩下的李蘭珍不準備再拿出來了。
如果需要就直接在幽州城裡去買棉花和布回來做。
等到這些東西都準備好了以後,李蘭珍坐下來喝了一碗靈泉水,稍事休息,抬腳就朝著停靠在月亮灣碼頭的船上去叫水杉。
剛走上碼頭,水杉就看見了衝著她揮手,跳下了船,笑著問,“大姨,貨物都準備好了嗎,我去搬上船。”
“東西有點多,你去叫兩個人來和你一起搬吧。
裝好了船,咱們早點回去。”
水杉想自己搬的,不想花錢,但是想一想李蘭珍剛才說,早一點回去,就去碼頭找了兩個幫工來搬貨物。
裝好了貨物,船穩穩地駛出了月亮灣碼頭,進入了河道。
李蘭珍拿出四個熱乎乎的包子遞給了水杉。
“水杉,吃包子,墊墊肚子,回去剛好可以吃中午飯了。”
水杉笑嘻嘻的接過了包子,”謝謝大姨。”
等他們回到桃花源,停靠在了十一棵樹碼頭的時候,韓大忠趕了一輛驢車在那裡等著了。
“村長,你在這裡等著了,多謝了。”
韓大忠擺手笑著,“謝啥謝,估摸著你們快回來了,我就趕著驢車在這裡等著拉東西。”
韓大忠一看從船上卸下來了六口大鐵鍋,還有碗盤子,被子褥子。
就抬頭對李蘭珍說道,“蘭珍妹子,這些一共多少銀子?我記個賬,算是村子裡的開支,年底分銀子的時候直接給你。”
李蘭珍搖頭,“不用不用,這些都算是我個人的。”
韓大忠看她堅決的態,也就沒有再堅持。
緊鑼密鼓的安排好了,即將到來的一百一十三個傷殘將士的住宿等相關事宜。
當然,這件事情並沒有影響和打亂桃花源裡糧食收割的時間和工作。
在收穫的季節裡天氣也非常的好。
今年沒有遇到狂風暴雨,所以,糧食收割非常的順利。
稻穀麥粒都攤在場面上曬乾裝好存放在了糧倉裡。
曬場上面,只留下一片金燦燦的玉米棒子還在晾曬著。
農閒下來,這段時間搶收大人孩子們都累壞了,所以村子裡休息三天。
這三天說是休息,如果還想要掙工分的,也還有很多事情,願意去做就做,不願意去掙那份工分,那個工作還是有人在乾的。
李蘭珍和村委會的人此刻正在曬場旁邊的河岸邊上。
這裡正在安裝桃花源第一座磨坊裡的水磨。
這座磨坊是用水力進行工作的。
空間裡是沒有水利磨如何工作的製作圖紙的。
但是李蘭珍大概給李二憨他們說了一下水利磨的工作原理,他們就開始試驗了。
斷斷續續的用了一年的時間,水磨現在終於順利的可以工作了。
磨坊修建的很大,裡面安裝了兩套磨盤。
一個是磨麵粉的磨盤,另一個是碾米的石碾子。
利用河水的衝擊力帶動著石碾子進行工作,省時又省力。
去年收穫的麥子和玉米粒稻穀,都是用船拉去幽州府城的磨面房加工成白麵和玉米麵很不方便。
用人力或者是牲畜拉著進行磨面碾米太費事了。
所以李蘭珍才想到了桃花源裡那條大河,可以利用水利修建一個磨坊。
李二憨在葉家灣的時候就是個石匠,他們挑選了合適的石頭早就製作好了磨面的磨盤和碾米的石滾子。
這件事情倒是沒有用到一個月就完成。
最費勁的就是反覆的試驗怎麼樣利用河水的衝力,帶動石碾子進行工作。
李蘭珍就告訴了李光耀先打造一個縮小號的就像玩具一樣的碾子放在水盆裡進行一次一次的試驗。
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不斷的調整,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李二憨他們只負責打造好石碾子和石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