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越過幽州城府衙,這……(第2/2 頁)
,而且土地肥沃。
如果每個縣鎮分一批的話,這些紅薯和土豆當做種子肯定是不夠的。
但是如果集中在某兩個縣鎮先種,反覆收穫兩次,種子應該就差不多夠了。
這些也不是她能夠知會的。
知府大人,應該早就考慮到了這些事情。
她只管把紅薯和土豆的種子上交上去就好了。
三艘船跑了兩次把所有要上交的稅收糧食全部集中在了月亮灣碼頭以後,又僱傭了一批牛車馬車,陸續送到了幽州府城。
他們不是最早來上交稅收的。
其實,各地的稅收都是衙門的衙差下去的收繳的。
也有自己拉著糧食來上交的。
他們的馬車陸陸續續,整整運送了多半天的時間,才把這些紅薯和土豆,送到了府衙。
幽州府城的衙差已經把管轄內的各縣鎮子村子的各戶需要上交的稅糧資料,提前計算好了。
多少人口要上交多少稅收已經清清楚楚。
三年天災人禍,土地荒蕪,各地都欠收。
並且大家也都餓怕了肚子,有一點糧食都想留在家裡。
所以更多的是平時採集的山貨,或者用其他來錢的路子賣了換成銀子。
然後一半糧食一半銀子交了每家每戶的稅。
這是幽州府吳知府體諒三年災難,百姓生活不易,沒有強行要求上交銀兩還是糧食的前提下。
像梨樹村這樣完全上交糧食交稅的還是比較少的。
所以,梨花村拉來的這些糧食,而且是他們沒有見過的糧食立刻引起了轟動。
府衙裡的人是最早知道梨樹村種紅薯和土豆的。
也有的人在四方酒樓裡吃過,對紅薯和土豆的美味,念念不忘。
今天他們親眼目睹紅薯和土豆長什麼樣。
這一整天他們都樂呵呵的。
對韓順德他們的態度非常之好。核算完了他們所有人口,以及要上交的稅收多少,接下來就是稱重核對了。
知府吳大人早就知道今天李蘭珍他們要來交稅收的。
早早的坐在辦事廳裡等待著。
韓順德他們看著一車一車的紅薯,土豆拉過來,稱重登記核算。
李蘭珍就跟著玄參,後面的幾個護衛抬著李蘭珍給知府吳大人準備的特產來見知府吳大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