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如果這樣,這些農具是走不出桃花源的(第1/2 頁)
半個多時辰以後,所有使用插秧機的人,都已經成為了熟練工。
一天下來,經過張德水,韓順德他們檢查。
張松樹和韓有糧這一組插秧畝數達到了六畝地。
最少的一個組兩個人也插秧完成了四畝地的任務。
吃飯的時候他們相互切磋,一個一個摩拳擦掌的,對張松樹下達了挑戰書說明天開始正式比賽。
第二天,插秧機又增加了五輛。
戶部侍郎杜延清和龐胖子,以及那位中年的官員三個人挽起褲管都下了地。
剛開始他們三個人手忙腳亂的。
後來慢慢的適應了以後,速度就快了起來。
一上午三個人完成了一畝水田的插秧任務。
只不過有小半畝地裡的秧苗,東倒西歪不成行。
張德水看的生氣也沒有辦法,他連忙下了田,把實在看不過眼的秧苗,重新插了一遍。
後來,堅決阻止他們三個人下水田,把他們手裡的插秧機拿過來,分派給了其他人。
五天以後,桃花源裡1100多畝水田插秧任務順利完成。
大人孩子們也都累的夠嗆,一個一個曬得黝黑黝黑的。
但是他們的精神卻一天比一天好。
大食堂裡這兩天,也是換種花樣的給大家做飯。
每天每個人一個白水煮蛋是要保證得了的。
不論什麼飯,大家都是能夠吃飽肚子的。
玄參帶著訓練營的人每天都上山打獵,給大食堂送過來一批野物。
白厚朴他們拿過來了一些舒緩身體的草藥,熬了湯大人孩子都喝一碗解解乏。
使用插秧機的小夥子們,始終沒有超過張松樹和韓有糧這一組的速度。
他們兩個人最高速度是每天完成了18畝的水田插秧任務。
韓順德說要把這個成績記錄下來,等到明年看一看有沒有人能打破這個記錄。
休息了兩天,李蘭珍在村委會上又提出了“生態養殖種植”和理論來了。
大家都不明所以,等著她解釋。
太子雙眼放光像盯著一個金元寶一樣的盯著李蘭珍。
蘇倍盛手裡握緊了毛筆,隨時準備記錄。
戶部侍郎杜延清三個人也豎起耳朵,準備好好的聽一聽,記錄下來。
“我們的水稻田現在種植下去了,半個多月以後,水稻田裡就可以種進魚苗進去。
一畝地大概放200條魚左右。
這樣魚苗慢慢的長大,把稻田當中的飛蟲水底的蟲子消滅掉。
魚排洩的糞便滋養了水田裡的秧苗,給水稻生長提供了養料。”
張德水此時恍然大悟,他拍著桌子說道。
“怪不得呀,蘭珍妹子,當初你說把水田的田埂要加高一半。
當時,我還在心裡瞎嘀咕呢,誰家水田埂子要加高這麼高!
原來你是想在裡面養魚呀!
還有,兩個水田中間的水溝也挖得很深很寬,是不是準備在水稻曬田和施肥的時候,把稻田裡的魚全部趕到水溝裡去?
太好了,真妙呀,這個辦法太好了!”
聽了李蘭珍和張得水兩個人的講述,大家一聽也就明白了,原來是這樣的生態養殖種植啊!
韓順德連忙接著他的話往下說道。
“行,那我們早早的抓一批小魚苗養著,半個月後就投放到水稻田裡去。”
李蘭珍看他們都明白了,而且如此積極的想要去實踐。
笑著看了一下大家說道,“這個魚啊,我們可以叫它‘稻花魚’,如果今年試驗成功,稻花香肉質鮮美的話,我們也可以把稻花魚賣出去。
好可以把桃花源知成鹹魚,到時候就叫做‘桃花源,稻花魚’。”
“哈哈哈哈。”
聽了李蘭珍的一番話,不約而同的大家放聲大笑起來。
韓順德點頭又說到,“水稻種下去了,我們還要關注一下這個氣溫,桃花源裡都可以種植水稻了。
桃花源外面的土地剛剛消凍,野草也才冒個頭。
就害怕來一場倒春寒,氣溫下降,這樣就給我們來了一個措手不及。”
張德水收起了笑容,點頭稱是。
“這個我倒是提早準備了,如果晚上有氣溫下降的情況,就趕快在水田四周攏起火盆,燒起火堆。
煙霧也能阻擋或者隔絕冷空氣對水稻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