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的紈絝夫人改邪歸正後 第146節(第1/3 頁)
</dt>
&esp;&esp;韓安白舉起來往裡仔細看了看,“雕的好仔細呀?有幾層?”
&esp;&esp;裴玄黓說,“10層。”
&esp;&esp;韓安白大讚了一聲,“不錯不錯,這手藝是真不錯。”
&esp;&esp;韓安白印象中,這種東西在宋的時候好像只有三層。直到最後一個朝代的中期才慢慢增多。
&esp;&esp;她拿著這個球轉來轉去,頗有點愛不釋手。
&esp;&esp;裴玄黓見他這樣好笑著說,“剛剛老管家過來說他也是對這個球眼熱的緊,說起這個球眼睛都冒光了,他還頗為遺憾的說,你跟他說見過四五十層的,一邊說一邊遺憾一邊得意……”
&esp;&esp;裴玄黓對韓安白講述著剛剛老管家的模樣。韓安白笑得嘎嘎的。一點名門淑女範兒都沒有。
&esp;&esp;韓安白看完這個球,便一樣一樣看過去。
&esp;&esp;小玩意兒,他還自已上手玩了一會兒。
&esp;&esp;一邊玩兒一邊誇。
&esp;&esp;“不錯不錯。”
&esp;&esp;她拿起那個被中香爐時,發現裡邊還有灰燼。拿起晃了晃,確實沒見到有灰燼漏出來。
&esp;&esp;而且這個銅球的雕花工藝相當漂亮。
&esp;&esp;別說暖被窩了,就算是大雪天兒抱著出門,那也絕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esp;&esp;韓安白又隨手拿起一旁的火摺子,吹著之後點燃了旁邊的走馬燈。
&esp;&esp;她舉起走馬燈放到離自已的臉不遠處。
&esp;&esp;轉頭看一下裴玄黓,“這個燈的畫好漂亮!比普通的燈籠好多了!”
&esp;&esp;裴玄黓看著跳躍的燭光一閃一閃的,落在韓安白那明媚的臉上。
&esp;&esp;給那眉眼彎彎的臉帶來了幾分神秘和靈動。
&esp;&esp;他笑著回應,“對,好多了……”
&esp;&esp;……
&esp;&esp;那些回到家的老百姓,原本跟家裡商量著要不要繼續留下當演員。
&esp;&esp;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
&esp;&esp;家裡同意的大多是上了年紀或者年紀還小的。
&esp;&esp;畢竟不妨礙家裡種田或者正常勞作。還能多賺點。
&esp;&esp;被反對的往往都是那些正當年的年輕女人。
&esp;&esp;家裡的漢子,雖然知道自家婆娘去當個什麼演員賺的多,雖然能補貼家用,但是這種拋頭露面的事情做多了總會被人指指點點。
&esp;&esp;再說了,小老百姓習慣了動手勞作,或者去別人手下打工這種踏踏實實幹活的日子。
&esp;&esp;這種所謂的演員,對他們來說就像是鏡花水月一樣,總沒有腳踏實地的落實感。
&esp;&esp;當然最重要的並不是這個原因。
&esp;&esp;而是自家婆娘,萬一天天在外邊兒,忙來忙去見識了許多什麼好東西,心野了,跟人跑了咋辦?
&esp;&esp;就這段時間去了還不到一個月,這婆娘說的在那邊吃了什麼東西,學了什麼東西,竟然還會識字了。
&esp;&esp;這還了得?
&esp;&esp;到時候他們還能看得起自已嗎?
&esp;&esp;大部分漢子都擔心自家婆娘在外邊會給自已戴綠帽子,基本都不同意。
&esp;&esp;無論自家婆娘怎麼懇求,說的多好。待遇多好,工資多好,這些人都不為所動。就顧念著自已眼前那蠅頭小利。生怕媳婦跑了。
&esp;&esp;而那些男人想要出去幹這種活計,倒是得到了家裡老一輩的大力支援。
&esp;&esp;畢竟這玩意兒說出去多有面子,而且家裡的活計男人不做啊,還有他媳婦兒呢。
&esp;&esp;這當爹當孃的,就想讓自已兒子撈個好。在外邊闖蕩一下,萬一認識個達官貴族,說不定他們也能雞犬升天。就這一個月他兒子都跟換了個人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