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個人十年經濟發展計劃(第2/6 頁)
,也許就能找到靈感。那雋這才得了空回了家。
李曉悅催著他趕緊去洗澡,好好睡一覺。那雋看著滿地的碎布,無比煩躁。剛想發作,又剋制自己,拍拍沙發,讓李曉悅把電腦拿過來坐下,說有話想和她談談。李曉悅依言行事,他開啟電腦,調出一個ppt,名字叫“那雋李曉悅十年經濟發展計劃”,第一part叫“a計劃”。
李曉悅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那雋道:“笑什麼?這是非常嚴肅的事情。”
他指著方案,娓娓道來。a計劃是光榮偉大正確的計劃,在這個計劃裡,那雋一直在這家公司幹著,在三十六歲時轉型技術管理,一步一步走到高層,拿到了更多的期權—搞不好是五千萬。一直幹到四十二三歲後,他退出公司,拿著豐厚的積蓄,以及此前投資得來的盈利,乾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在半退休的狀態裡享受人生。
李曉悅呢,她將找到正規的大公司上班,用制度把渾身的懶散習氣打磨掉,像淬鍊鋼鐵一樣,鍛造出她堅硬的靈魂。然後,她在三十三歲之前生完第一胎,出了月子後趕緊上班。那雋母親加金牌保姆的組合,將會把育兒及家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如果那雋母親屆時因要看老那的一雙兒女,抽不開身,次選方案就是那雋的父親加保姆。雖然老頭看孩子差點意思,只是看著外人幹活的意思,避免重複嫂子沈琳因為育兒而與職場脫節的命運。
李曉悅要爭取將自己的核心優勢—靈動的創意以及出色的文筆,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公司擁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以確保即使到了三十五歲,也不會被清理掉。同時利用這優勢,一步一步走到管理崗位,最次也要當上部門領導。
幹到四十歲左右,李曉悅可以生二胎。體諒她的工作強度,四十歲前不要生二胎,不要露出人生的軟肋讓公司拿捏。四十歲後,如果公司還願意繼續用她,那就用。不用的話,就回家當個自由職業者。一邊做點自己喜歡的事,一邊與老公孩子享受人生。
李曉悅看到這裡,困惑不已:“我在和你哥創業呢。你怎麼忘了這個事了?”
那雋道:“不是我看不起我哥,你們這個創業成不了,你這半年純屬浪費時間。”
李曉悅不服氣:“已經有好幾個客戶有意向了,也談過一些小的單子。”那雋嗤之以鼻:“那天我聽你打電話,有個單子總價才五千,給人鋪紅毯,賺個差價對吧?而且還要開發票,你們這五千還剩多少?”
李曉悅不說話,的確是開了發票之後根本剩不了幾個錢,甚至可能倒貼。所以老那回絕了。
那雋諷刺道:“你這樣一個連加班都不想加的人,還想創業?創業那得拿出比上班十倍的努力,頭拱地,都不一定成功。你妄想在家守株待兔,接接單子,就能舒舒服服過一生?趁早死心吧。”
李曉悅不服氣地撇撇嘴,卻沒反駁。他的話,句句在理。那雋道:“你再看b計劃。”
李曉悅繼續往下翻,看到了b計劃。b計劃是曲折坎坷卻也努力進取的計劃。在這個計劃裡,那雋三十五歲之前就被辭退,期權打了半折。再找工作也非常不順利,不是公司太小,就是薪資太低。三十八歲左右,他已經找不到像樣的工作了。但他並不放棄,降維打擊各類屌絲公司,不放過任何一個能掙到塊兒八毛的機會。最後,他靠前半生掙下的錢,與老婆孩子一起,過著溫飽有餘卻殷實不足的日子。在京城他最終淪為面目模糊的路人甲,電視劇裡用以襯托主角們的那些來回走動的人肉背景。國際學校、百萬豪車、國外旅遊頭等艙一擲千金都與他無緣,只有置辦下的那套大平層提醒著他曾與成功僅一步之遙。
李曉悅在大公司上班到三十五歲後,被當成過期商品掃地出門。為此她要在這之前就佈局,挖掘自身潛力。比如喜歡漢服,那麼從現在開始就經營抖音號,找準自已定位,精心策劃每期影片。經過三到五年的經營,把自己培養成漢服界的網紅。哪怕是小網紅,也能接接廣告,收入不比上班差。又或者,鑑於她容貌姣好,口齒伶俐,也可以考慮走母嬰博主路線,講一講怎麼養娃。當然,如果想開店,也可以。比如她喜歡烘焙,那麼趕緊去學西點,爭取失業後可以開店。
總之,愛好不能光是愛好,它得能變現。
李曉悅看完,沒有說話,好像被震撼了。那雋見她陷入沉思,趁機遊說,並提醒自己不要流露出爹味,畢竟她最討厭他這樣。他自言自語,彷彿他的說辭只是一種感嘆,並非要說服她。
“這個世界,留給我們這種窮孩子的機會並不多。不是我過分焦慮,你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