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相府(第2/3 頁)
丁辰大吃一驚,抬頭駭然看著董卓。
董卓卻恍若未覺,長嘆一聲道:“想當初,諸侯聯合。
說實話,什麼二袁,什麼公孫瓚,張邈之流,某絲毫不懼。然諸侯之中,某唯獨懼怕一人,就是那孫堅孫文臺。他勇武過人,性情剛烈,且也能用人,頗有謀略。
當年涼州之亂,某與周慎前往金城討伐邊章和韓遂。
某曾向太尉張溫請示,希望率部駐紮後方,為周慎做後續人馬,防備萬一,可張溫卻不肯聽從。於是,某就上書,說明利弊,並斷言周慎必不會成功……張溫仍舊不聽,反而讓某討伐先零羌,以為可一戰平定西涼……嘿嘿,幸虧當時,某有所防備,命別部司馬劉靖駐紮安定。當時,先零羌要截斷某退路,卻發現了安定駐紮兵馬,以為某設有伏兵,於是匆匆不敢與某正面交鋒,便匆匆的撤離了戰場。”
董卓的興致,似乎很高。
他滔滔不絕向丁辰講述他過往的事蹟,也讓丁辰更加奇怪。
這,與孫堅有什麼關係?
不過,未等他開口詢問,董卓便自顧自道:“當時,那孫堅也奉命入涼州平叛,是周慎的部下。當時他也曾向周慎獻計,說願意率部一萬,先抵達金城,讓周慎引兵兩萬駐紮在後,以為接應。那邊章城中糧食不多,需要從外面運糧。如此,他們必然害怕周慎的後續兵馬,不敢與孫堅交戰,而孫堅則可以趁機,斷絕糧道。
如果採用了孫堅的計謀,說不定涼州之亂可以很快平定。
可惜那周慎小兒不聽孫文臺的計謀,而張溫也不肯用我的計謀,以至於大敗而回,甚至一度失去了對涼州的掌控……
那時候,孫堅才是一個佐軍司馬,就有如此見識,其過人之處可見一斑。”
說到這裡,董卓突然放聲大哭。
丁辰被他這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舉動驚得手足無措,忙問道:“丞相何以痛哭?”
“我哭文臺,天妒英才,實在可惜。”
說完,他又哈哈大笑道:“子陽,而今天下,孫堅一死,我便再也沒有可以懼怕的人了!”
他笑得很歡快,絲毫不見剛才的悲傷。
丁辰有點懵了,在一旁,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董卓笑了一會兒,終於停止。
他眯起眼睛,看著丁辰道:“子陽可知,那孫堅死於何人之手?”
“這個,確不清楚。”
“殺死他的人,是江夏太守黃祖。
他奉劉表之命,與孫堅交手……也是那孫堅命大,被他以冷箭射殺。”
“如此,那黃祖倒是個狠角色。”
“是不是狠角色,某不知道。
可是據某打探,孫堅死後,卻未見玉璽蹤影。”
“啊?”
“其實,人言那孫堅在洛陽得了傳國玉璽,某一開始,亦深信不疑。
可是後來,某又感到奇怪……子陽,不瞞你說,某這些日子也常感到羞愧,當時確實看走了眼,以為弘農王不堪造就,所以才將之廢黜。可是從他後來的一系列手段看,他頗有心思。只不過不想繼承皇位,所以才假死脫身,來了一個金蟬脫殼。”
董卓的眸光中,透著一絲絲的陰森之氣,令丁辰不由得心裡咯噔一下。
“不過,弘農王或許真就對帝位沒有眷戀,但是以他的心思,怎可能沒有後手?
所以,某有些不太相信,孫堅真就得到了玉璽。
今日請子陽來,一是隨某前往相府飲酒,二來嘛就是想要請子陽為某想一想,如果那玉璽一直在弘農王手裡的話,他這一走,會把那傳國玉璽,藏於什麼地方呢?”
一股涼氣,從尾骨沿著後脊樑,直衝頭頂。
丁辰強作笑顏道:“丞相說笑了,末將怎會知曉?”
“哈哈,說起來,弘農王如此相信子陽,甚至不惜將妻子託付,想來和子陽也很熟悉。
子陽就想想看,那傳國玉璽會藏在那裡。
沒關係,子陽也不用著急……待會兒酒宴結束,再告訴我答案不遲。”
丁辰直覺,額頭上滲出了冷汗。
董卓這番話,無疑是說明,他已經知道,那傳國玉璽就在他丁辰的手中。
不過,也許他是真心喜愛丁辰,所以並沒有逼迫太甚。可是,丁辰卻知道,今日酒宴結束後,如果他不交出那傳國玉璽的話,董卓對他的耐心,恐怕也將消耗殆盡。
那時候……
丁辰的手,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