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夏侯惇(第1/3 頁)
營中,喧譁聲陣陣。
卻隨著那厚厚的門簾垂下,把那喧譁聲阻隔在外面。
這是丁辰的小帳,裡面的陳設也非常簡單。
他坐在圍床上,這也是這座小帳之中,唯一值錢的器物。圍床上,擺放著一口出鞘的環首刀,刀口閃動森冷的幽光。
丁辰面無表情,把招魂矟橫在腿上,用一塊柔軟的乾布,慢慢擦拭。
矟杆,矟首……
那如稜形的矟首,閃過一點寒星。
他突然抓起招魂矟,單臂將矟舉起,呈一條直線。
目光,直愣愣看著正前方,眼中閃爍一抹駭然的殺氣。
姐夫,真的會是你嗎?
賈詡也是說者無心,可丁辰卻是聽者有意。
他見過鮑信,當時是隨著曹操一起。在那之後,鮑信便離開洛陽,據說是招兵去了。
沒想到這一去,兵招來了,還招了個濟北相的職位。
雖然只是匆匆一面,但丁辰對鮑信,還是有些印象。
賈詡說的不錯,記憶中的鮑信,是個很寬厚的人,說話時慢條斯理,非常有邏輯感。
曹操也說過如賈詡一樣的話。
“允城秉性忠直,性格謹慎,不好奇兵,步步為營。“
十六個字,幾乎是把鮑信的特點涵蓋清楚。
如果鮑信是個十幾二十歲的人,丁辰相信,他可能會改變。
可鮑信的年紀比曹操大,性格早已經定型,又怎可能輕易做出改變?除非,有一個能夠讓他做出改變的人……這個人,應該甚得鮑信看重,否則也不可能勸說他。
而曹操,恰恰是被鮑信看重的人!
“姐夫,希望不是你。
如果真的是你,那就說明,你已經把阿姐的安危置之不顧。
若真個如此,那休怪小辰心狠手辣。不管你有什麼樣的原因,什麼苦衷,我必殺之。”
他自言自語,長身而起。
在站起的一剎那,他順手抄起了環首刀。
手中招魂矟突然發出刺耳的銳嘯聲,那矟詭異的反手刺出,蓬的戳在圍床之上。
那圍床,隨即四分五裂……
夜色,將臨。
山羊陂在夜色中,格外安寧。
“傳令下去,減速行軍。”
于禁突然開口,命親隨把命令傳下去。
“喏,減速行軍……”
親兵轉身就要走,可突然又停下來,疑惑看著于禁道:“將軍,你剛才是說……減速行軍?”
“有什麼不對嗎?”
“明白!”
那親隨見於禁面沉似水,嚇了一跳,忙匆匆離去。
雖是親兵,但是對自家的主將,卻非常畏懼,全不似其他將軍和親隨的親密關係。
于禁,字文則,泰山郡鉅平人。
光和元年,他跟隨鮑信平定了黃巾之亂。
隨後,便一直在鮑信帳下。因其秉性嚴苛,不苟言笑,治軍嚴謹,所以在軍中頗有威望。
後來他因功升任為別部司馬,是鮑信的愛將。
“將軍,何故減速行軍?”
“我不知道。”
于禁的回答,有些出乎人意料。
他向四周眺望,輕聲道:“不知為何,我心中接連悸動,所以有些擔心。”
“將軍怕是多慮了!”
那副將笑道:“我聽說,扈城亭雖駐紮一營,卻不過八百人,根本不足為慮。
而今,孫文臺兵發陽人關,華雄已親自前往督戰,滎陽城中只剩下一個李肅留守。
這就說明,他們根本沒有留意扈城亭,將軍何必擔憂。”
于禁聞聽卻笑了笑,並未駁斥副將。
他沉聲道:“傳我命令,前軍加快速度,迅速透過山羊陂。
如果沒什麼狀況,咱們在跟著透過。我自光和元年從軍,跟隨主公轉戰青州,整整六年。這六年裡,我遇到過無數次的危險,就是靠著這種預感,才得以活到現在。
主公說過,寧慢勿急,方為正道。”
連鮑信都搬出來了,副將還能說什麼呢?
當下,他插手道:“既然如此,不若末將率前鋒先行透過。”
“也好,若平安透過,便直撲扈城亭。”
“喏!”
副將領命而去,行色匆匆。
看得出,他並不相信于禁剛才那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