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三英(第3/3 頁)
,應當立刻追擊,絕不能放走呂布。”
說話之人,身高九尺,體格健碩。
他在大帳中振臂喊喝,全然不把坐在主位的曹操放在眼中。
此人,便是右北平太守公孫瓚。
曹操倒也不生氣,他知道,袁紹之所以敢把聯軍教給他,就是因為袁紹清楚,他壓制不住各方諸侯。
公孫瓚,字伯珪,遼西令支人。
他出身遼東貴族公孫氏,只因母親地位卑賤,不得已做了郡中小吏。
然,其相貌俊美,聲音洪亮,且文武雙全,又曾拜師盧植門下,故而被涿郡太守賞識,把女兒許配給他,從此平步青雲,一直做到了中郎將,更以強硬的態度對抗北方異族,作戰勇猛,威震邊塞。公孫瓚好騎白馬,故而在幽州有白馬將軍美名。
而他身邊,常跟隨數十個善於騎射,且槍馬純熟,武藝高強的扈從,且全都是已白馬為坐騎,逢戰之時,扈從相互間為左右翼,奮勇殺敵,無人可擋,故而稱之為白馬義從。
而今,他官拜中郎將,為右北平太守,無論身份和地位,都高於曹操。
“伯珪,我知你忠義,可你要知道,董卓身邊也有能人,今呂布退走,怎會不防?”
“能人?”
公孫瓚聞聽,卻笑了起來。
“孟德所言能人,莫非是你那當世飛廉不成?”
這一句話,頓時令曹操色變。
“伯珪,你這是何意?”
“哈哈哈,只是玩笑,玩笑,孟德不必當真。”
公孫瓚哈哈大笑,而後正色道:“呂布乃當世虓虎,性情高傲。
我料他退走,必無防範,若此時追擊,定可大獲全勝。更何況,我有玄德相助,區區呂布,能奈我何?”
曹操的目光,隨即落在了公孫瓚身後三人身上。
那為首男子,白麵黑鬚,身材高大,雙手垂膝。此人,便是公孫瓚當年在盧植門下求學的同窗,平原令劉備劉玄德。而他身邊兩人,那身高九尺的紅臉大漢名叫關羽,一部美髯飄灑胸前另一個則膀闊腰圓,豹頭環眼,頜下短髯,氣宇軒揚。
他叫張飛,和關羽一樣,都是劉備的結義兄弟。
此三人之前在虎牢關下力戰呂布,打得呂布盔歪甲斜,狼狽而逃。
也因此一戰,人言劉備三兄弟為三英。公孫瓚之所以敢如此張狂,也有他三人的緣故。
曹操看了三人一眼,目光復又落在公孫瓚身上。
他由於一下,輕聲道:“伯珪既然主意已定,操也就不再阻攔。
不過,伯珪要追擊呂布,操又怎可落於人後?這樣吧,請伯珪先行,操隨後接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