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遷都(上)(第1/2 頁)
虎牢關外,呂布鏖戰群雄。
以袁紹為首的聯軍,兵強馬壯。只可惜虎牢關地形險要,易守難攻,令袁紹束手無策。
數次交鋒,呂布憑藉無雙勇武,斬殺聯軍十數員大將,虓虎之名,一時間傳遍河洛大地。
然則,就在呂布氣焰正熾的時候,聯軍中卻殺出一人。
此人姓劉名備,表字玄德,涿郡大樹樓桑人氏。
據說,他本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其父本為官吏,後因受賄被罷免官職。劉備的父親死後,家境更一落千丈。劉備無奈之下,只得靠著編織草蓆為生,落魄至極。
不過,劉備性宏達,也就是非常樂觀。
他並沒有因為貧寒而喪失志向,反而越發堅強。
黃巾之亂時,幽州牧劉焉招募壯士,劉備欣然前往,並結識了兩個豪傑,一名關羽,一名張飛。此二人都是當時英雄,與劉備一見如故之下,猶若兄弟一般。之後,三人齊心協力,平定黃巾之亂,更立下不朽功勳。奈何朝政糜爛,三兄弟更無背景,以至於最後只得了一個縣令的官職。可不管怎麼說,三兄弟算是有了落腳之處。
橋瑁矯詔,傳檄天下。
有右北平太守公孫瓚起兵響應,領兵南下。
公孫瓚和劉備,有同窗之誼,早年間曾拜師於中郎將盧植門下。
所以當公孫瓚路過平原縣的時候,劉備聽聞他要去討伐董卓,立刻懇請要求隨行。
公孫瓚,自然沒有拒絕。
兩人抵達虎牢關下,正逢袁紹連戰連敗。
於是,公孫瓚向袁紹力薦劉備三兄弟,為三兄弟爭取到了出兵迎戰的資格。
說實話,出身於四世三公之家的袁紹,並不喜歡劉備三人。
可公孫瓚的面子他卻不能薄了,於是出於拉攏公孫瓚的想法,他親自領兵在虎牢關下督戰。
在袁紹看來,劉備三人雖賣相不錯,卻如何是呂布的對手?
他本是想到時候設法救下劉備三人,可以和公孫瓚拉近關係。哪知道,這劉關張三人在虎牢關下與呂布一場大戰,竟打得那不可一世的呂布,最終狼狽逃回虎牢關。
也是袁紹之前沒有準備,錯失了強攻虎牢關的機會。
等他反應過來之後,呂布已經回到虎牢關中,閉門不出。
雖然未攻取虎牢,可是劉關張三人的威名,卻漸漸傳開。袁紹甚至,為他三人獨立一營。
此後,任憑袁紹如何挑戰,亦或者設計想要引誘呂布出戰,呂布都置之不理。
憑藉虎牢關城高牆厚,佔居地理優勢,聯軍接連猛攻,卻未有任何收穫。戰況,陷入了焦灼。
也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極不起眼的扈城亭,突然間出現在袁紹的視線之中。
曹操,是袁紹的舊識。
兩人少年相識,並且一起仗劍遊俠。
後來,兩人又同為西園八校尉,一同在大將軍何進府中效力。
董卓入京之後,廢立漢帝,袁紹不肯低頭,便反出洛陽。他和曹操之間的聯絡,也隨即中斷。直至聯軍討董,袁紹才聽說,曹操投奔了張邈。當時,袁紹感到可惜,但並非特別在意。直至曹操出奇兵,佔領了扈城亭,並且大敗董卓兵馬後,袁紹的目光,才再一次落在了曹操身上。
“孟德熟讀兵書,謀略過人。”
袁紹對聯軍諸侯道:“我與孟德,自幼相識,對他知之甚深。
他在張孟卓那裡,只怕也難得重用。若能將之招來,定能助我一臂之力,攻破虎牢。
立刻派人去扈城亭,請孟德前來助我。
再著人送一批糧草去酸棗,就告訴張太守,就說孟德另有重任,暫時先借來我這裡。反正滎陽那邊,有公路督戰,更有那江東猛虎為先鋒,集合那許多兵馬,想來破城不難。還要,派人傳信孫文臺,就說如果他能攻破陽人關,我定向朝廷表奏他為破虜將軍。”
身為聯軍盟主,袁紹這一番話,自然頗具份量。
加之他出身汝南袁氏,聲名響亮。
即便是陳留太守張邈非他部曲,也不敢不聽從他的安排。
也正是扈城亭一戰,雖然未達到最初的奇襲效果,但足以使得曹操終於在聯軍中獲得一席之地。
而丁辰,也同樣因為和扈城亭一戰,與曹操三戰三捷,聲名鵲起。
其實,有不少人見過丁辰。
只不過那時候,丁辰是跟在曹操的身後,不為人注意。
可是似一些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