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兩宮太后(第1/2 頁)
舊皇退位,新皇登基。
聲勢浩大、氣勢恢弘的登基典禮後,經過多年汲汲營營的太子終於登上了那把他夢寐以求的寶座。
龍袍加身,百官朝拜,天下歸順,手握大權。
這種感覺當真很好。
新皇繼位,後宮的名分也定了下來。
太子妃,梁若君為後,居坤寧宮。
側妃,楚亦姝為妃,賜號淑,居長樂宮。
妃之下便是鄭嬪、張嬪、容嬪,以鄭嬪鄭寶賢為首,分居怡和宮、朝霞宮、玉華宮。
而白氏、柳氏兩位自啟元帝還是秦王時就在的老人,則給了貴人的位分,分居清芷宮和永昭宮。
啟元帝后宮凋敝,嬪妃稀少,自然是少不得進行選秀,多多挑選品性端良、家世不錯的女子入後宮為嬪為妃,伺候新帝,為大周開枝散葉,綿延子嗣。
母后皇太后,梁太后,找到啟元帝說了選秀之事,讓他得上心一些,“皇帝新登基,宮中各種事務繁多,若是內務府那邊忙不過來,皇帝可以將這件事交給皇后去籌備。”
聞言,啟元帝深邃眼瞳稍稍一凝,心裡卻不置可否。
梁皇后與梁太后都是梁家人,選秀一事交給皇后去辦,最後選出的人自然也是對她們有利的人。
他雖才登基,還未徹底站穩腳跟,卻也不必受這樣的制約和掣肘。
所以,啟元帝面上不讓人瞧出任何情緒,只稍稍沉吟一刻,對梁太后道:“太后為朕考慮良多,朕記在心上了,會多多考慮太后的提議的。朕還有政務要處理,太后先回慈寧宮吧。”
梁太后為母后皇太后,按照祖宗禮法,身份比聖母皇太后要高,自然住進了慈寧宮,而啟元帝的生母,只能住進壽康宮。
但,即已登基為帝,啟元帝自然是不願讓自己的母親受委屈的。
所以,他吩咐高祥,壽康宮和慈寧宮兩宮各種陳設、佈置都得一模一樣,不分高低、不分主次。
如此一來,方太后(允妃姓方)雖然居壽康宮,面上看著是要低梁太后一頭,可論起裡子來,兩宮太后一模一樣,誰也越不過誰去,自然是身份更高的梁太后吃了暗虧。
選秀一事,啟元帝認真考慮梁太后的提議,最後則以“大周以孝治天下,朕身為天子,為萬民表率,更得以天下養太后,怎可此等繁雜之事令太后煩心傷神。”的理由,最後,選秀之事還是交給內務府去辦。
慈寧宮裡。
梁太后和梁若君坐在一塊。
聽到宮人傳話,梁太后的面色一點一點地沉了下來,“呵,咱們這位新君,可真是一個好皇帝啊。”
這才上位幾天,就迫不及待地要將所有權力牢牢抓在手中。
看樣子,往後她這個母后皇太后怕是少不得要和這位新君往來交鋒。
梁太后眼瞳縮了縮,對坐在下方的梁若君說:“……皇上雖然讓內務府主持選秀,但我們也不是完全插不上手。哀家已經讓人去挑選合適的人選了,選秀之時,皇后你記得想法子挑中她們。”
“……”
梁若君擰著眉,沒說話。
她心裡其實是不願皇上選秀的。
梁太后沉聲斥她一句:“你又犯什麼糊塗?!”
她已經是皇后了,皇上就算選再多新人入宮,也動搖不了她皇后的位子。
倒是那個楚氏。
淑妃。
她可是如今後宮中,唯一身居妃位之人,皇上還特地給了她一個人“淑”的封號,如此尊貴和重視,皇后怎能不警惕?
“多選些新人入宮,百花爭豔才能壓下一枝獨秀,你才能愈發穩固地坐穩皇后的位子,明白麼?!”
所以,這哪裡是她願意不願意的問題。
“皇后,你得想法子,再要一個孩子。”
梁太后提醒她,四皇子元景雖是嫡子,可他身體不好,往後難以繼承大統。
皇后必得想法子再生一個嫡子。
“可是,母后……皇上他……”
梁若君一臉愁色,皇上一向對她都不鹹不淡的,四皇子元景生下來就帶有弱症後,皇上更是對她疏遠了。
縱然初一、十五兩日皇上會來看她,卻也並不與她行夫妻之事。
再加上,生下元景後,她憂鬱、傷懷了好一陣子,太醫說她傷了內裡,怕是一時半會間都很難再有孩子了。
“你啊!你讓哀家說你什麼好?!”
原本大好的局面,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