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國庫之重(第2/2 頁)
同。他們認可我皇家,那麼我大明也將視他們為臣子。”
熙寧帝聞言,面露讚許,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眼下,這兩部仍然存在一股想要復國的勢力。他們想要成事,歸根結底在於用人。牧民所求的,不過是吃飽穿暖,生活安定,前提是每年關內支出大量的錢糧。”
“只要錢糧不斷,人心不會亂,那些暗中的鬼祟便束手無策。”
他這話可謂是道出了北方治理的關鍵。
只在“錢”與“糧”。
這也是熙寧帝統治天下二十年,可以維持四海長治久安的關鍵所在。
因此,不論任何時候,大明的國庫都得保持一定的充盈狀態。
一旦大明的國庫發生了動盪。
這很可能就打破現有的一切平靜。
問題在於——
熙寧帝統治的這二十餘年間,已經陸續將地利給開發了極致。
後來者能在這方面做出的進一步深耕,其實已經相當有限了。
假如真的出了問題,必須要從其他方面進行開源。
水師的建設和開海的舉措,得以提上日程。
從前,熙寧帝只想著自己在位的時候,可以將這些問題給一併掃盡。
但是他的身體朝不保夕。
開海的事情也需要徐徐規劃,倘若操之過急,可能就是血本無歸的下場。
熙寧帝將其中的利弊逐個闡述。
……
接下來的數月。
熙寧帝開始有意提拔皇太孫的人入朝。
此舉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陛下是準備給皇太孫鋪路了。
對於這事,除開少量因為皇太孫年幼,當真擔憂國朝命運的老臣表達了擔憂。
剩下的那部分臣子,基本上是以興奮居多的。
主強臣弱。
這是熙寧朝二十餘年的基調。
打從興帝禪讓,今上登基時起,熙寧帝就從來沒有在與朝臣的博弈中陷入過下風。
站在一位帝王的角度上,熙寧帝無疑是成功的。
但是臣子們可就窩囊慣了。
假如,皇太孫登基,他今年不過十四,想要掌控住朝局,不可避免就要對臣子們做出讓步。
這對朝臣們而言,可算是熬出頭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