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宗室出路(第1/2 頁)
對於朱崇道這個奇怪的要求。
張天師沒有直接下決定,而是目光望向遠處的玄皇。
即便,他張家是授籙的祖宗。
可是架不住,朱崇道用的授籙體系不是他張家的體系,他想怎麼來,張天師當然也管不著。
重點還是要看玄皇的意思。
朱尋歡也沒想到,小兒子竟然對道號的長度還有追求。
這倒是他疏忽了。
不過,這點事情在朱尋歡看來,也不算大事。
道號長就長點,只要別把道號整得像是裹腳布一樣,朱尋歡覺得都在合理範圍之內。
想到這,他立刻給了張天師一個肯定的眼神。
那意思就是照朱崇道的意思來辦。
殊不知——
正是今日這般的縱容,才開啟了某人對道號長度的執念。
朱崇道如願以償,得到了“九天普濟”的道號。
他這下才覺得舒坦了。
朱崇道想要把道號變成,並不是因為他有某種特殊的癖好。
他的想法其實很簡單。
不管“一品道籙”還是“二品道籙”,這都是自己花費心血參悟而來的,為什麼不能全要?
還有,他既然同時掌握了兩卷道籙,理應讓人知道才是。
至於要如何讓人知道?
這還有什麼,能比得過直接放在道號上更醒目的。
……
等到授籙大典結束。
當今聖上的胞弟,小王爺“朱崇道”八歲授籙,一舉修成二品。
這樣的進度雖然不及當年雲王十三歲突破四品那樣驚豔。
可是,在雲王已經被打上“仙人轉世”的標籤之後,任何與他進行的比較,都已經失去了意義。
最起碼,朱崇道目前稱得上,是大明建國以來,最早達到二品之人。
建武帝正有意提振皇族的威嚴,塑造皇族威壓天下的形象。
對於這位他唯一的同胞兄弟。
建武帝也不介意替朱崇道造勢,順帶提早替他封王。
這一點上,建武帝與熙寧帝有所不同。
熙寧帝恪守國法和宗法,認為皇帝的喜惡當在這兩者之後。
所以,哪怕熙寧帝在位二十四年。
但朱尋歡哪怕到熙寧帝駕崩時,他依舊只是皇長子,而沒有給他封王。
建武帝就不一樣了。
從頭到尾,他都是將皇權看做統治的工具。
只要有需要,那麼皇帝的意思就是一切。
於是,一紙封王的詔書送到了玄都觀。
冊封皇弟“朱崇道”為道王,而且還賜下了三千戶的食邑,設在安陸州。
訊息一出,這在宗室內部可炸開了鍋。
畢竟,“食邑”的字樣,已經有許久不曾出現在大明瞭。
除了當年雨帝立國時,大明第一代的宗室親王各自享有過食邑外,接下來永興帝、熙寧帝膝下的皇子封王,早就已經不賜食邑了。
而且,他們對雨帝朝的親王們,還採取食邑“襲爵減半”的慣例。
等到最後。
所有人只能守著朝廷發的俸祿過日子。
沒曾想,到了建武帝這裡,竟然又恢復了“食邑”的慣例。
莫非這是一個兆頭?
建武帝終於想到他們這些宗親了?
一時間,宗室諸王之間走動頻繁。
他們裡面,除了那些在宗人府有官職的之外,其他人的身上就只有一個王爵,再沒其他的公職,更加談不上兵權與謀逆。
所以,大明對這群窮王爺的管束還是比較寬鬆的。
王爺們各自交換意見,揣測聖心。
最終,他們找到了目前最德高望重的宗室王爺,秦王。
他早已年過八十,這是唯一在世的雨帝子嗣。
同樣的——
秦王也是少有的,仍然還能享受到滿額食邑的皇族親王。
這並非得益於榮寵,就是因為他活得久。
在場的王爺們全是秦王的晚輩,如今都來請他支招。
秦王顯得不疾不徐。
但事實上。
早在建武帝冊封“道王”,並且恢復食邑之前,他就提前找過了秦王,與秦王透過氣。
這些宗室王爺的心思,建武帝拿捏得死死的。
如今他們自己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