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結局一(第1/3 頁)
面對曹殷的聖旨,曹綾恭敬地跪地參拜,但卻堅決不肯接受侄子曹殷所讓出的皇位。此時的她,心中所想並非那至高無上的權力,而是如何妥善處理吳國投降之後遺留下來的諸多繁雜事務。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和精心安排後,曹綾終於將一切都處置得井井有條。
待到諸事皆定,曹綾率領著凱旋而歸的大軍踏上了班師回朝之路。一路上,旌旗飄揚,軍容雄壯,引得沿途百姓紛紛駐足觀望,夾道歡呼。
京城之中,年僅 14 歲的小皇帝曹殷早已端坐在金碧輝煌的殿堂之上。他親自走下龍椅,伸出稚嫩的雙手,緊緊牽住那位戰功赫赫、威名遠揚的姑姑曹綾。兩人一同緩緩走上大殿,接受滿朝文武百官的朝拜。一時間,朝堂之上莊嚴肅穆,眾人皆心懷敬畏之情,向這對姑侄行禮致敬。
司徒曹肇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向曹殷進言,提出了一個極具意義的建議——建立東鄉武廟。這座廟宇旨在紀念那些曾經為大魏立下赫赫戰功、名垂青史的將領們。而其中,最為突出的當屬以曹綾為首的一眾大魏名將。
曹綾,這位智勇雙全的女將軍,其功績和威名早已傳遍天下。她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指揮若定,屢次擊敗強敵,扞衛了大魏的尊嚴與榮耀。因此,曹肇提議將曹綾奉為東鄉武廟的主將,讓後世永遠銘記她的英勇事蹟。
作為副將的閻盾,同樣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猛將。他跟隨曹綾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為大魏的安定立下汗馬功勞。
除了曹綾和閻盾之外,還有眾多功臣值得被後人敬仰和傳頌。在上列功臣之中,有智謀過人的杜預,他的戰略眼光常常能洞察敵軍弱點;有勇冠三軍的羊祜,每戰必身先士卒;有威猛善戰的苻雄,所到之處敵人無不聞風喪膽;有善於水戰的王濬,率領艦隊縱橫江河;有沉穩老練的王渾,總能在關鍵時刻穩定戰局;有足智多謀的鄧艾,奇襲敵陣屢建奇功;有忠肝義膽的衛瓘,守護疆土堅定不移;有勇猛無畏的龐會,殺敵無數威風凜凜;以及謙遜謹慎的卑湛等等。
中列功臣亦是群星璀璨。荀甝機智靈活,多次出謀劃策化解危機;胡奮作戰勇敢,不畏強敵奮勇向前;張特堅守城池,頑強抵抗敵軍進攻;王戎謀略出眾,能準確判斷形勢做出正確決策;毋丘儉忠心耿耿,為國家鞠躬盡瘁;樂綝武藝高強,衝鋒陷陣毫不退縮;徐蓋臨危不懼,面對困境鎮定自若;於圭智勇兼備,屢立戰功;張雄悍勇無比,令敵人望而生畏;張虎勇猛剛毅,戰場之上所向披靡;胡烈果敢堅毅,戰鬥時勇往直前;胡遵沉著冷靜,指揮軍隊有條不紊;秦朗忠誠不二,深受將士們愛戴;牽招英勇善戰,威震邊疆;牽弘繼承父志,保家衛國;滿寵德高望重,治軍嚴謹;趙儼深謀遠慮,能掌控全域性;諸葛緒足智多謀,常出奇制勝;衛覬和鄭渾博學多才,治理地方政績斐然。馬鈞是當世奇才,武器裝備製作手藝精湛。
下列功臣也各有所長。許配聰明伶俐,能協助將領處理軍務;賈充心思縝密,善於籌謀後勤補給;沈樂清能言善辯,是大魏賢能的使節;王二博精通器械,可為軍事行動提供良策;文鴦武藝超群,單槍匹馬衝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王基善於防守,堅壁清野讓敵軍無計可施;王昶文武雙全,既能領軍打仗又能治理地方;張華學識淵博,對天文地理無所不知;楊濟智勇雙全,屢破敵軍防線;唐彬行軍迅速,常常能夠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於中光擅長射箭,百發百中堪稱神射手;金城日精於騎術,帶領騎兵衝鋒勢不可擋。
這些功臣們的名字和他們的光輝事蹟都將銘刻在東鄉武廟之中,接受萬民的敬仰和供奉。他們的精神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大魏子民,為保衛國家、開疆拓土而不懈奮鬥。
陽光透過雲層,斑駁地灑在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曹綾,這位曾為大魏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將軍,此刻正恭敬地跪在年幼的小皇帝曹殷面前,手中緊握著一份沉甸甸的奏摺。 “吾皇陛下,”曹綾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彷彿帶著幹鈞之重,“您天生資質聰慧過人,實在是我大魏之幸事!如今這三國已然統一,天下也恢復了太平之象。此時此刻,陛下應當效仿漢文帝那般,採取休養生息之策,用仁愛、孝道和寬厚的政策來治理國家,讓百姓們都能夠過上安定、快樂的生活,從而使得咱們大魏愈發強大昌盛。”
小皇帝曹殷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稚嫩的臉龐上透露出一絲迷茫。他並不完全理解曹綾話中的深意,但那雙明亮的眼睛卻透露出對這位大將軍的敬畏與信任。
“大將軍所言極是,朕定當銘記於心。”曹殷的聲音雖稚嫩,但語氣中卻透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