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虎嘯龍吟,秋風五丈原(第1/4 頁)
青龍二年(公元234年)的春天,彷彿被一層淡淡的哀愁所籠罩,而這份哀愁,始於一位末代帝王的悄然離世,又隨著一場曠世之戰的序幕緩緩拉開,交織成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
三月六日,春風雖暖,卻吹不散京城內外瀰漫的悲傷。漢獻帝劉協,這位歷經滄桑、見證了大漢四百年興衰更替的末代帝王,在禪位於曹魏之後,被封為山陽公,於這日靜靜地閉上了眼睛,結束了他複雜而傳奇的一生。
曹魏的皇帝曹睿,雖已繼承了這片江山,但面對這位前朝帝王的辭世,他仍表現出了難得的尊重與哀悼。他身著素服,親臨宮門,遙祭這位曾經的天下之主,並派遣了最忠誠的特使,攜帶厚重的賻贈,前往山陽公府主持葬禮,以示對先皇的緬懷與敬意。
葬禮上,白幡飄揚,哀樂低迴,昔日的帝王之尊,如今化作一抔黃土,留給後人的,除了無盡的唏噓,還有對歷史滄桑的深刻反思。
四月,春風已綠江南岸,而在遙遠的北方,一場關乎天下大勢的較量正悄然醞釀。蜀漢丞相諸葛亮,這位被後世譽為“智聖”的傳奇人物,再次舉起了北伐的大旗,誓要完成先帝劉備未竟的遺願,光復漢室。
此次北伐,是諸葛亮的第五次,也是最為悲壯的一次。他深知自己時日無多,卻依然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這條充滿未知與危險的道路。而曹魏方面,面對這位宿敵的又一次挑戰,自然不敢掉以輕心,由於曹綾在遼東地區主持大局,抽不出身,於是曹睿派出了足智多謀的司馬懿作為主帥,前往前線迎戰。
司馬懿,這位與諸葛亮齊名的謀士,深知諸葛亮此次北伐的決絕與悲壯,他佈下重重防線,以逸待勞,誓要在這場智勇的較量中,守住曹魏的疆土,不讓蜀漢的北伐之夢得逞。
234年春天,諸葛亮經過三年勸農講武的準備,再率數萬大軍出斜谷口,同時派使臣到東吳,希望孫權能同時攻魏。孫權同意,下令讓陸遜率領水陸大軍在五月自合肥至廣陵一帶北伐曹魏。公元 234 年農曆四月,諸葛亮親率十萬大軍自漢中經褒斜道出斜谷,順利抵達郿縣,並在此安營紮寨。
此時的司馬懿已經率軍越過了秦嶺,屯兵於渭水北岸。他根據當地地形判斷:“如果諸葛亮是一個勇敢的人,那麼他就會從武功出兵,然後依山向東進攻長安;要是他選擇向西登上五丈原,那麼魏軍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結果正如司馬懿所料,諸葛亮選擇了後者,西上五丈原。
見此情形,司馬懿大喜過望,立刻率軍渡過渭水,背水立營,企圖繼續用持久戰的策略來消耗漢軍的糧草物資,迫使諸葛亮不戰而退。
此時,魏將郭淮對司馬懿說:“諸葛亮此次一定會奪取北原,如果讓他們成功,那麼我們的形勢將會變得非常不利。”司馬懿深以為然,於是派遣郭淮率兵搶先佔據了北原。不久後,漢軍果然前來爭奪,但是卻被郭淮擊敗。
諸葛亮吸取了前幾次北伐失敗的教訓,意識到要想取得勝利,必須解決糧草運輸問題。於是,他開始組織士兵在渭濱一帶與百姓共同屯田,發展生產,希望透過這種方式來保證軍隊的糧草供應。
這樣一來,蜀軍就不必再依賴後方的補給,可以長期作戰,大大增強了軍隊的戰鬥力和持久力。同時,這也使得魏軍無法輕易地斷其糧道,減輕了蜀軍的後顧之憂。
兩軍對峙,烽火連天,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役在中原大地上演。諸葛亮利用地形,巧妙佈陣,多次使司馬懿陷入困境;而司馬懿則憑藉深厚的謀略和沉穩的性格,一次次化解危機,雙方鬥智鬥勇,難分高下。
一次,諸葛亮派虎步監孟琰駐武功水(今岐山縣石頭河)東,適逢水漲,阻斷了諸葛亮和孟琰的聯絡。司馬懿趁機出兵進攻孟琰。結果諸葛亮一方面派工兵架橋,一方面派弩兵向司馬懿的部隊射箭。司馬懿看到橋快架好,只好撤退了。
另有一次,諸葛亮採用聲東擊西之策,想要調離魏軍攻下陽遂,被郭淮識破,預先有備而進攻失敗。
五丈原邊,秋風蕭瑟,魏蜀兩軍對峙,已逾百日。
諸葛亮營中,燈火通明,案上地圖鋪展,他眉頭緊鎖,凝視著遠方魏營的寂靜。“來人,備禮,送往司馬懿營中。”諸葛亮的聲音低沉而堅定,眼中閃爍著智謀的光芒。
不久,一使者手持錦盒,踏入魏營。司馬懿聞訊,淡然一笑,揮手示意使者上前。“哦?孔明先生又有何高見?”司馬懿語帶譏諷,緩緩開啟錦盒,只見其中是一套精緻的女裝與頭巾,頓時營中一片譁然。
司馬懿拿起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