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始皇悟了(第1/2 頁)
“哈哈哈。先生既然看的懂這秦民法典,那小生便與先生多聊幾句。”
那店官不知何時手中也拿出了一本秦民法典,外觀與始皇手上那本一模一樣,但卻已經翻的有些破舊了,一些書頁邊腳捲了起來,
想來,這店官也是經常研究這民法典。
始皇瞭解了這個情況後,倒也高看一眼這店官,
沒想到一個開店的,竟然也對治國之法度有研究,
“哦?店家也懂法律?那倒要多討教討教。”
始皇微服私訪,態度也算謙虛,
若對方真懂的話,那他也算挖掘出一個人才。
“不敢說懂,最多隻能理解十三公子治國理念的一點皮毛,
我觀先生對十三公子多有誤解,所以想要多解釋幾句,
若能多給先生一些對於治國之法度以及對十三公子觀念的啟發,也是好的。”
“哦?那我倒要聽聽,你如何啟發我。”
始皇看了眼天色,覺得倒也不急著去咸陽宮,何況在咸陽宮他也未必聽的到真實的情況,
不如就在坊間多走走看看。
“先生,請坐。”
“店家,請。”
二人拿出兩個坐墊,便開始席地而坐,
一場論道,就此開始,
門外,已經站有一些看熱鬧的百姓和過客。
這個時代,大家喜歡論道,往前數十來年,更是百家爭鳴,
走在街上,但凡有兩個書生模樣打扮的,都可能站街上討論一番。
這正是文化剛開始在人類腦中興起的時代,對於人類前方的道路,各種看法都有,
戰國之亂,也是百家思想之亂。
始皇一直以為,他結束了戰國的戰亂,他的治國理念應該是百家思想中的唯一正確之路,
但這些天,他“死亡”訊息傳開之後,整個天下的戰亂突然又重啟,
以及他從函谷關回來之後,他的所見所聞,
都告訴他,他的那種嚴苛的暴政治國之法,也是錯的。
始皇可以想象,若他真死了,那麼不久的將來,整個華夏大地,應該還會重回戰國時的混亂狀態,
既然他數代秦王深深信賴的法家治國也不對,
那麼,什麼路才是正確的路?
像小十三那樣,拋棄君王,取消權貴,一切以人民為主?
可是這樣,國家無王,相當於群龍無首,無法集中力量做大事,國何以成國?
便是最原始的人類部落,都知道要將採集到的食物積蓄起來,由長老集中分配發放使用,這樣才能更強,
十三選擇的這條路,現在看起來還行,是因為在從那些貪官、貴族手中抄家抄出來的錢糧在支撐,
他不收稅的這種方法,一旦時間一長,到時候國將不國,便是萬民富了,也是一盤散沙,
那時,各地民眾之中亦會形成新的地主、權貴,這不就又重新回到戰國時代了麼。
思索間,那店主卻是率先開口了:
“先生認為這法度對萬民的約束過輕,但依我看來,這正是十三公子愛民如子的一種體現。
公子說過,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君王愛民,則民眾擁護君王,這才是相輔相成,國家富強之道。”
“何為愛民,愛民便是極端的不收取任何稅收嗎?
農戶種地不收糧稅,小販走賣不收商稅,只靠盤剝權貴前些年積累、貪得的糧錢,這如何能支撐國家運轉?
更何況,還有幾十萬大軍要養活,有數萬的官員要發俸祿,更不要說皇室每年的開銷也要從中拿取。
這種極端的愛民之法,亦不可取吧?”
始皇回道。
“先生大才。眼界不拘小節,一眼抓到了國家發展之關鍵。
這點,莫說先生在好奇,便是他剛提出說不收農稅、小販商稅時,滿朝文武也在提出異議,
不過,十三公子並未和大家深入解釋,他說了一句:說多了,你們也聽不懂,
一個國家的發展,如果只靠搜刮民脂民膏,是走不長遠的,
國家真正的強大,需要的是科學技術的支撐,需要的是挖掘整個世界現存的廣闊資源,
我們身為君王、身為權臣的,要將目光從百姓口中的糧食中釋放出來,轉移到廣袤的大地中去,轉移到無盡的海洋中去,轉移到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