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大開殺戒(第2/4 頁)
暗的光線下逐漸顯現一張陌生面龐,蓬頭垢面,滿臉溝壑。
董嬸手扶囚籠靠近辨認良久,突然音帶顫抖道:“你是……董郭先生?”。
“是!是!”
老者伸手摸索,緊緊握住迎來的董嬸雙手,空洞的雙目止不住熱淚。
“小古,請你出手救救他們罷”,董嬸當機立斷,帶頭向古今求助。
古今雖不明真相,但出於對鎮龍村民的信任,當即施展七殤劍破壞銅鎖。
經詢問方才瞭解,原來牢獄之中關押之人皆是無權無勢平頭百姓,之所以被囚,或是私下議論姒孔乙一眾制定的法度不公,亦或是開口為鎮龍村村民聲辯,然而最令人憤憤的是,但凡違逆之人,被冠的罪名更是荒誕不經,名曰“叛亂罪”。
而放眼整個監牢,哪有一名姦淫擄掠之輩,更無半點為非作歹之人,究其原因,乃是上層頒佈的“戥刑法”之故。
所謂“戥刑法”,顧名思義,即依照所犯罪責戥定刑量,而後用錢財勾銷所犯罪責而定的法度,簡言之,便是以錢抵罪。
此法一經頒佈,昔日被囚的重犯即日便縱虎歸山,偃旗息鼓的雞鳴狗盜之輩更是重操舊業,變本加厲。
古今聽聞此處忍不住嘖舌,言不囉嗦,即刻釋放所有被關押的百姓。
由於百姓們遭受壓迫多年,初時擔憂姒孔乙一眾追查恁是不肯逃離,直至聽聞幾人殞命的訊息,方才忐忑不安地跟隨離獄。
“少俠,聽聞你將姒孔乙惡團就地正法,不知董不孤可在其中?”,堪受多年牢獄之苦的董郭老者已然雙目失明,此刻小心翼翼詢問道。
不待古今回應,身邊的劉三嬸心直口快,忿忿不平道:“董郭先生,您還忘不了那個吃裡扒外的白眼狼麼?”
盲眼老者聞言,搖頭哀嘆道:“並非念念不忘,只因老朽一手帶大,其所造惡業故也難辭其咎,此番希望其能改過自新,救贖罪果”。
“您所言之人已死!”,古今並未隱瞞,坦言相告。
“也罷,罪有應得矣!”,董郭長嘆一口氣,釋然道。
一眾人浩浩蕩蕩自幽暗地牢一路走來,董嬸將發生的事情娓娓道來,古今方才瞭解其中往事。
鎮龍村的董劉二氏原是朝龍都的主宰,也是為守護潛龍淵而世代傳承的鎮龍一族。十年前的某日,朝龍都出現一群不速之客,乃是啖龍一族的姒氏王族姒孔乙,攜同同族六人,如此七人一經現身便碾壓董劉二族,並在與董不孤的裡應外合之下篡奪朝龍都,將董劉二氏驅逐至鎮龍村址。
而其之目的,便是奪取鎮龍印,收服所困巨龍。
然而十年過去,姒氏一族卻並未得逞,究其原因有二:一則其並非董劉本族,誤以為朝龍都內鎮龍井便是鎮壓真龍的潛龍淵,因此屢屢派人潛入探尋卻依舊無功而返;二則將董劉二氏在九龍森內,妄要以此為挾,逼其就範,奈何董劉二氏的族人性堅意恆,不為所動,即便窮困潦倒卻依舊不動如山。
順帶一提董不孤,其乃是三十年前被董郭先生撿回的孤兒,由於膝下無子,董郭對其視如己出,呵護備至,併為其起名為董不孤,喻義再無孤獨。
然而好景不長,十年前姒氏一族出現後,面對威脅的董不孤竟無視董郭養育之恩,背信棄義叛入賊黨,並利用自己對董劉二氏根底的瞭解,欺虐族人,蹂躪百姓,最為無恥的是竟將養父董郭送入死獄。
至此董嬸一眾皆不知古今已將鎮龍印收服之事,除氏族恩怨道盡,再往後發生之事只一筆帶過。
古今擒住一名守衛頭目,在其帶領下將一眾百姓安置妥當,隨後命其將姒氏七人同董不孤的罪名悉數列目,將之首級懸掛都城牌坊上示眾,以警醒城內的不法之徒。
待準備妥當,天色已魚肚破曉,古今全速返回鎮龍村。
回到董伯家的搭棚後,古今輕手躡腳跨坐在破榻邊,溫柔地拭去董芊芊眼角的淚痕。心疼地端詳著倔強的小姑娘。
“啊!不要!”
伴隨一聲撕心裂肺的尖叫,董芊芊緊閉的雙眸猛然睜開,全然哭的稀里嘩啦。
被噩夢驚醒的董芊芊見到古今,當即一頭栽進他的懷中,放聲痛哭。
“乖,莫怕!”,古今輕聲安慰。
片刻過後,情緒稍定的芊芊毅然決然站起身,心急如焚地扯著古今衣襟道:“古今哥哥,咱們快動身去救爺爺和鄉親們罷?”
“好”。
兩人一拍即合,古今風馳電掣,揹負芊芊向朝龍都奔行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