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見山非山(第2/3 頁)
,隨即攀拄降龍木柺杖撐起身,側首仰目看向其主。
待看清古今長相,頓時驚退半步。
“老伯安好…”
“你是何人,為何擅闖老朽家中”,正待古今施禮介紹,老者立即打斷並呵斥道。
古今舒口氣,而後彬彬有禮講述來歷,可還未言說兩句,卻被老者再度打斷,並不耐其煩道:“說重心!”
見老者面向慈眉善目,但眉宇間卻夾雜一絲戾氣,古今只得言簡意賅道:“小子古今,來自外海,常聞仙島祥瑞,故來寶地歷練”。
“呸,甚麼寶地,不就是個破島麼,再也不復往日……”,誰料聽聞古今所言,老者非但毫不客氣,反是破口咕罵,眼神冗雜。
見世外之人心願神往的仙島被老者貶的一文不值,古今不免心生疑惑,卻並未反駁,因為老者雖口口聲聲啐言貶低,但卻掩不住眼神中的那份感情,古今明白,那是深沉的熱愛。
古今並不知曉老者為何因愛生恨,只得順接其之話頭。
老者雖是脾氣暴躁,但在知曉來歷後卻仍舊留古今用飯過夜。
二人有搭沒搭閒聊不久,古今知曉了老者姓徐名笙,同時亦從老者話中對島上情況略有了解。
然而當古今嘮到島上變化時,徐老伯霎時間氣不打一處,不願多言一句,罵咧嘀咕自顧上床休息去了。
一夜無話。
次日一早,古今早早起床,洗漱完畢便出門閒逛。
當第一縷曦光沿海平面射來,鋪灑在島上後,古今頓時被眼前的景象驚的說不出話。
眼前映入的仙島哪有外人描述的四季如春、江山如畫,而是悽風苦雨,滿目蕭然,放眼望去,正是:
紅衰翠減淒涼地,
敗井頹垣苦楚田。
陌路髏枝烏鴰落,
啼鳴骨唁莫魂還。
整座島嶼如同菇傘護蓋,眺目望去,自遠而近,自上至下,皆暮氣沉沉。
閉目感受,古今心覺離奇,就感受到的季風與氣候而言,仙島目前所處位置佔據天時地利,按理說應是溫潤宜人才對,可如今景象卻截然相反。
“如何?這便是你等外人所豔羨的仙島,哼!”。
正當古今疑慮之際,徐老伯自門內緩步而出,口中不經意流露出鄙棄。
“徐老伯,據我所感,島上氣候適宜,位處絕佳,本應是桃紅柳綠,鳥棲蟲居,可卻為何反倒是這幅模樣?”
徐老伯昏花老眼盯著這幅慘景,眼神中充滿回憶,隨即終是長嘆一口氣,娓娓道來。
古今隨即從其口中知曉了來龍去脈。
此島正是存在與傳說中的三仙島之一的蓬萊仙島。
遙想當年,那時的島上景色仙霧繚繞,雲嵐桂枝,好不宜人,島上住民更是各個和善爽直,仙人神韻,然而自十幾年前某日起,島上景象一夜之間天翻地覆,草木盡枯,良田皆荒,甚至連居民也性情大變,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即便如今也不得而知。
聽聞徐老伯所述,古今斷定這一切定與荒碑有關,恐是荒碑汲取了島上祥瑞之氣,且影響了島民的性情。
雖是心如明鏡,可古今卻恁是想不明白為何島上會突現荒碑,難不成荒碑自個長腳了?
不得已只得從徐老伯口中套問,尋求一些線索。
“您方才所說十多年前,究竟發生甚麼事,怎會影響到整座島嶼?”
徐老伯並未答話,只一味搖頭。
正當古今繼續追問時,忽聞門外傳來嘈雜聲響。
循聲望去,見是幾名與徐老伯年紀相仿的老者,喋喋不休爭論,還未進門便吆喝:“莫要多言,且讓老徐頭評理”。
見幾人心煩意亂,古今並未出聲只噤聲旁觀,幾人則你推我搡上前理論,待進門後見古今面生,先是一陣息聲打量。
徐老伯將古今來歷三言兩語道明,眾人瞬間板著面牢騷道:“你說這世道何如?我等島內住民想方設法逃離這絕地,可你們島外人卻反倒擠破腦袋往裡鑽,當真是榆木腦袋”。
說到這般話題,幾名老人已將方才爭論之事盡拋腦後,你一言我一語應聲附和。
古今再度從幾名老人之口瞭解到仙島之事。
多年前,歷經島上鉅變,青壯後輩因忍受不住貧瘠的景象,皆乘船出海,或是尋覓其餘兩座仙島,亦或是往世外大陸尋生路,而如今島上殘存之人,只餘已逾花甲之年的老者。
由於這些老者一則孤寡獨身,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