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藍星人類大搬遷(第1/2 頁)
且說,當李向東與同伴二人沉浸於藍星各個角落的暢遊之時,藍星聯合政府的搬遷事宜亦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此次聯盟用以置換藍星的乃是整整兩個恆星系,並且鄭重承諾藍星聯合政府對於這兩個恆星系內部所包含的一切行星以及衛星皆享有完整的主權。
不僅如此,李向東更是親力親為,對這兩個恆星系開展藍星模式的大規模改造。他精心調整了兩顆生命星球的自轉和公轉速度,使其趨近於藍星的標準——每天 24 個小時,每年 365 天。
此外,李向東還特別用心地為兩顆生命星球都配備了一枚月球。
這些月球無論是尺寸、形態,還是其自身的自轉及公轉等各項資料指標,均是以藍星的月亮作為參照標準而設定的。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其他方面高度相似,但這兩顆星球的地形地貌卻完全處於一種未經雕琢的原始狀態。
最終,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藍星聯合政府將這兩個全新的星球分別賦予了意義非凡的名字:其一被稱為“新藍星”,另一個則被稱作“家園星”。
人類星際聯盟為兩個恆星系精心構建起堅不可摧的星球防禦體系。
經過50年建設,這一浩大工程才宣告完成。
當藍星聯合政府的工作人員滿懷期待地進駐之後,那些凝聚著無數智慧與心血的防禦體系也被聯盟整體移交到了兩個星球各自的管理部門手中。
此時的它們,就像是兩把守護和平的利劍,時刻準備抵禦來自外太空的任何威脅。
伴隨著移民浪潮的日益洶湧,藍星聯合政府為了提高管理效率,不得不順應時勢做出重大調整。
於是乎,原本統一的藍星聯合政府一分為二:一個名為“家園星”政府,另一個則被稱為“新藍星”政府。
兩個新政府都引進了聯盟的星球管理系統,基本上採用聯盟統一的治理模式。
從此以後,這兩個新興的政府將承載著藍星人類對於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帶領著各自所屬的星球居民踏上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征程。
他們不僅要確保星球的安全穩定,還要積極推動科技進步、文化交流以及社會發展等諸多方面的工作,共同書寫屬於人類在宇宙中的輝煌篇章。
這兩個恆星系彼此相隔 25 光年,相比較來說已經很近了。
為了促進星際之間的便捷往來,聯盟在兩個星球上都安裝了神奇的時光門。
這些時光門猶如連線不同世界的通道,使得人們能夠輕鬆穿越浩瀚星空。
儘管藍星聯合政府對於移民採取完全自願的原則,但他們所給予移民們的補助卻是極其豐厚的。
畢竟,這不僅關乎著人類未來的發展,更是一項充滿希望與挑戰的偉大事業。
而那兩個被聯盟精心篩選出來的星球,其氣候條件相較於藍星而言,甚至更為宜居。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來自東方的居民選擇定居在了“新藍星”。
這座新興的星球上,眾多繁華熱鬧的大城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而出。
其中包括“新帝都”、“新魔都”、“新東京”、“新德里”以及“新首爾”等一系列城市,它們無一不是以克隆藍星城市的名稱為主打特色。
無獨有偶,在另一顆名為“家園星”的星球上,也有著諸如“新紐約”、“新波士頓”、“新倫敦”、“新巴黎”和“新柏林”這樣令人耳熟能詳的城市。
正因如此,絕大多數原本生活在魔都的人們紛紛選擇移民至“新魔都”,而那些來自紐約的居民則大多前往了“新紐約”安家落戶……
為了確保每一個移民家庭都能過上舒適安穩的生活,藍星聯合政府慷慨地為他們提供了面積達 300 平方米的獨門別墅。
而且,這些別墅皆擁有獨立的產權,讓移民們真正感受到家的溫暖與歸屬。
藍星的原本總人口近 80 億。
早在大遷移拉開序幕之前,便已有多達十六億人向人類星際聯盟遞交了移民申請。
與此同時,根據聯盟所制定的嚴格規則,仍有將近一億的特殊人群由於種種緣由被限制離開藍星家園。
如此一來,有 63 億的人口能夠依據自身意願來抉擇是否踏上這場跨越星河的壯麗征程。
當這一重要時刻終於來臨之際,藍星聯合政府展開了全面的宣傳動員。
包括播放紀錄片,選派代表參觀新世界。
經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