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大軍開拔(第1/2 頁)
朱棣輕聲解釋道,“你有一點說的不錯,那就是遼東之地對我們太重要了,無論如何都要先拿到遼東再說,”
朱高煦深吸一口氣,然後重重的點了點頭,推開門大步離去。
“王爺,其實藉助高句麗、蒙元殘部和倭國他們三方打敗李景隆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把握好分寸…”
書房中的帷幕拉開,一個身著黑色僧袍的光頭從中緩步走出。
“不,”
朱棣抬手打斷了姚廣孝後面要說的話,“我可以輸,朱允炆也可以敗,但是大明不可亡。”
朱棣平靜的看著妖僧,目光深邃,輕聲喃喃道,“說到底…我也是姓朱啊。”
姚廣孝啞然,沒過一會兒又放聲大笑。
……
金陵,
東郊,西郊,兩座軍營寨門緊閉,內部僅剩幾十名老卒駐守。
北城門,十五萬將士披甲執銳,眼神狂熱的看著高臺上那位大明天子和身著金甲的東京王,
在朱允炆的點頭示意下,誓師大會正式開啟,
禮樂瞬間停止,齊泰在高臺上手持聖旨,大聲宣揚著燕王的重重惡行,而後又將他與外邦勾連的罪證一一羅列,
不得不說齊泰作為老成持重的大臣,確實穩得一批,年齡都這麼大了,聲音依然狀若洪鐘,在他慷慨激昂的宣讀下,場內所有人都他的情緒所感染,戰意盎然。
在齊泰唸完檄文過後,朱允炆沉聲喝道,“賜酒,壯行!”
看著臺下的所有將士都分到酒碗後,朱允炆也端起了碗,高聲喝道,“今日朕以此酒為將士們壯行!”
將碗中酒一飲而盡後,朱允炆再次喝道,“大明!必勝!”
“必勝!”
“必勝!”
“必勝!”
臺下瞬間響起了海嘯般的回應,震耳欲聾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
李景隆單膝跪地,雙手接過朱允炆遞來的天子劍,眼中迸發出熾烈的光芒。
他緩緩站起身,面對臺下十幾萬將士,抽出天子劍,劍指蒼穹放聲高喝,“將士們!燕賊朱棣聯合番邦高句麗侵襲我大明疆土,我們該怎麼辦?”
“戰!”
“戰!”
“戰!”
李景隆緊握手中寶劍,身體因為興奮在微顫,“不錯,我們唯有一戰!不勝不歸!”
“不勝不歸!”
“不勝不歸!”
李景隆胸口有些發熱,怒聲喊道,“明軍威武!”
“將軍威武!”
“明軍威武!”
“將軍威武!”
排山倒海般的聲浪再次掀起,十幾萬將士的情緒已然達到了高潮。
“咚!咚!咚!”
沉悶的鼓聲驟然響起,抬眼望去,城樓上的擂鼓之人竟是大明皇帝朱允炆,
大明皇帝此刻在親自擂鼓,為他們壯行!
“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刻,凡是大明之人,無不下跪。
過了一會兒,站在高臺上,李景隆將寶劍入鞘,再次朝著城樓深深一拜後,轉身面向將士,高聲喝道,“出發!”
“遵大將軍令!”
耿清怒喝一聲,一馬當先,帶領著數萬先鋒軍率先行開拔,李景隆走下高臺,騎上戰馬,帶領著中軍緊隨其後,後軍此時也已整列完畢,隨時跟隨。
城樓。
耿炳文扶著身前的欄杆,看著先鋒軍離去的方向,見到他孫子耿清那驍健的風姿時,嘴唇微顫,老淚縱橫,
先鋒軍走出視線後,耿炳文顫聲道,“誰還敢言我大明軍中後繼無人!”
此次隨大軍出征的不僅只有耿清,還有張悍勇,劉三金等十多位年輕後輩,並且都在軍中擔任要職,
曾經那些只會在金陵城中耀武揚威的二代三代勳貴們,一轉眼都已經成長到了可以獨當一面的將軍了!
出征二代們的家眷此時也和耿炳文一樣,站在城樓之上,目送著他們的孩子遠行,心中有擔憂,也有欣慰。
“一晃眼,孩子們都長大了啊。”張興國擦了擦眼角,低聲說著。
張興國是張悍勇的生父,在早年大戰中負了傷,封了個爵位後就一直閒賦在家。
劉家當家主母鄒氏低聲說道,“耿大哥家的耿清有出息了,都獨領一軍了啊。”
耿炳文低聲道,“皺家妹子誤會了,我那孫子不過是沾了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