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世界那麼大(第1/2 頁)
”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讓梁王殿下打出去,打下自己的天地,到時候自己稱王也行,想幹什麼無人能阻攔。”“許大人說,那時候,就算皇上,也管不了梁王殿下。”“梁王殿下聽了,對許大人佩服的五體投地,對他言聽計從。”“許大人就說要罰梁王殿下一年的禁閉,就呆在宗人府。”秦霄原本是要動怒的,聽到這裡,臉上的怒火瞬間消失,笑了起來。他這麼一開導,皇子們野心雖然還在,但已經不再關注皇位了,而是有了遠大的抱負。這是好事啊。不但解除了覬覦皇位的風險,還令皇子們不自暴自棄。甚至,還想要打出國門,等於是為大周揚威。還能有比這更好的結果嗎。秦霄對這樣的處理不但不生氣,反而還放聲地大笑。秦家的子孫能打出國門,甚至去做皇帝,那是老秦家的驕傲。他只會為此欣慰。不愧是自己的種兒!不過,秦霄到現在才意識到,自己的這些兒子,會因為皇位而生出了心理的問題,因為太子優秀而導致其他皇子變得自甘墮落。自己的精力都傾注在太子秦化宣的身上,忽略了其他兒子的感受。導致他們不思進取,只想著混吃等死,做個富貴王爺,不再想著替大周出力。秦霄不想看到皇子們有這種想法。但經過許墨的開導,激發出秦華蘇的鬥志,甚至願意靜下心來學習。這對於秦霄來說,都是極好的訊息。特別是想到,征服海外的各國,稱王稱帝,秦霄更是龍顏大悅。世界這麼大,孩子真能夠打出去征服其他的國家,哪怕他們自己稱帝,他也是很高興如此的。到時候,如果能看到他們在海外遍地開花,紛紛自立為王的情景,他死也笑著瞑目了。許墨對秦華蘇的教導,讓秦霄少操了許多心。如果皇子們對皇位有心結,一旦日後秦霄不在了,誰知道大週會不會因為爭奪皇位而發生動亂。想到這,秦霄就覺得很幸運。許墨杜絕了這種隱患。但說到底,皇子打出去,去海外當稱王稱霸這事,秦霄沒有敢全部相信。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海外的國家再小,也不是那麼隨便就能覆滅的。但透過這種方式,將皇子們的關注點轉移到海外,不用在國內內耗,這就行了。宗人府對秦華蘇的處理結果,很快透過朝廷,以文書的方式,傳到了梁都。……梁都。這裡也曾經是古代王朝的都城。地方繁華,人傑地靈。而且,梁都地處中原腹心,四通八達,更是天然的貿易集中地。雖說沒有閩越和幽州的繁華,但比起大多數的州府,要更繁盛很多。但秦華蘇就任的一陣亂來,等於是只起了壞作用,讓原本繁榮的州府變得蕭條起來。商人寧願繞路也不敢經過這裡,當地的百姓更是被秦化蘇暴戾的行為嚇壞了,人人都惶惶不可終日。雖然朝廷下旨,將秦華蘇召回京,但始終沒有處罰的結果,人們還是一顆心放不下來。
如果皇上袒護他的兒子,敷衍了事,那等梁王回來,百姓們會受到他加倍的報復。持這種想法的人,不是少數。就在人心驚慌的時候,朝廷對秦華蘇的處罰令也到了。梁都的官員全體跪迎聖旨。頓時,大批的百姓前來圍觀,都想知道朝廷是如何處理秦華蘇的。秦華蘇被帶回京後,梁都的官員開始也沒有當回事。秦華蘇畢竟是皇帝的親兒子,怎麼可能會對他下狠手呢。但當看到朝廷的旨意下來,秦華蘇卻沒有跟著回來,官員們才意識到情況不對勁。太監宣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現已查明,梁王秦華蘇治理封地手段有失妥當。”“故此,罰梁王秦華蘇在宗人府禁閉一年,並罰三年俸祿,用以賠償此事中受到傷害的百姓……”隨著聖旨的公開宣佈,官員們都目瞪口呆。朝廷玩兒真格的啊?將梁王禁閉一年?俸祿罰三年??要用這些俸祿去補償百姓?在場的百姓卻都歡呼起來。這說明,朝廷是關注民心民意的,處罰了秦華蘇,還賠償了百姓的損失。梁都百姓得知皇上處置了梁王,滿城盡是歡呼。官員們卻發起了愁。看起來,這樣的結果也不算嚴重。但要給百姓們賠償,這就讓官員們很不甘心了。畢竟,整個梁都,被秦華蘇禍害的百姓實在太多了,真的要一一地賠償,那數目也太大了。梁都又不是
閩越和幽州那般的富裕,江南都比梁都富的多。官員們算了下,起碼要賠償幾百萬的銀子,這讓他們去哪裡弄去?聖旨是說了,拿梁王秦華蘇被罰的俸祿,當作賠償金,可他們可不敢梁王的錢啊。再說,就算有那個膽,這點銀子也還不夠啊!百般無奈下,官員們都看向梁都布政使,鄭宗德。鄭宗德見人們都看著他,就連一旁的皇城司也在盯著他,那簡直是頭大如鬥。他可沒有梁王這種皇室的高貴身份,要是辦不好皇上的差事,皇城司報了上去,別說官位,腦袋都可能不保。鄭宗德心裡無比窩火。想想閩越和幽州省,都被許墨治理的井井有條,那裡的布政使只需要跟在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