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丟的是陛下的聲譽(第1/2 頁)
“當年,陛下造反,說到底,也還是因為前朝的官員,皇帝殘暴,才逼得百姓造反,從而導致金朝的消亡的。”聽許墨說了那麼多,秦芸無比驚愕。她這次來,是想在父親兄弟,和丈夫之間,做個和事老來的,並沒有想太多。她和秦霄都覺得,許墨是心裡有怨氣,所以才痛打秦華蘇,好找些心理平衡。根本沒往國家社稷那方面去多思考。他們覺得秦華蘇是有錯,但沒有考慮到嚴重到這個地步。引發動亂,官逼明反?!真要是這樣,秦華蘇就犯下了重罪。“那,夫君,現在你說秦華蘇犯的是大罪,你想要做何處理?”秦芸連忙地詢問。許墨躺在那兒,眯著眼望天:“梁王欺壓百姓,已然引起了民憤。”“表面上,百姓是對秦華蘇不滿,其實,影響到的,是皇上的名譽。”“現在我打了梁王一頓,又將他打入大牢,只需要陛下認可,百官沒有話說,那麼,事情傳出去了後,民憤自然會漸漸地平息,百姓會覺得皇上沒有縱容皇室,而是一視同仁地是嚴懲。”“也讓天下的百姓都知道,皇上大公無私,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梁都的民憤平息,那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該如何地善後,安撫當地百姓,這就不用多說了吧?”“話說回來,梁王這小子確實腦子裡有水,就治理這麼個小塊兒的封地,都能搞出這麼大的聲勢憤來。”“要是還不讓他受到些教訓,等他回了封地仍然要鬧出事情來,到時候,只怕愈演愈烈。”許墨豪不客氣地說出秦華蘇的不足。根本不管秦芸把話轉達到皇帝,太子那兒,好不好接受。但許墨也只是對秦芸推心置腹地說心裡話,要是換成秦霄,他才懶得多說。秦芸最終,輕輕地點頭,心底裡贊同許墨的說法。不過,秦芸還是覺得,就算要給百姓一個交代,做做樣子對外宣佈下就行了。“可,可夫君何必下手那麼重,不管怎麼說,他也是皇子啊!”聽到這話,許墨抬手指了指門口:“阿芸你該也知道,這裡是宗人府,專門管教皇室子弟的所在。”“既然我當了這個宗正卿,當然要恪盡職守了。”“你夫君人別的沒啥,辦事就是個專業。”“教好這群皇家子弟,讓他們做一名合格的藩王,才能替皇上守護好大周的江山。”“如果宗人府做不到這些,那還有什麼繼續存在的必要?伺候人的活兒,找那些太監宮女不是更乾脆?”“這群皇室子弟仗著自己身份,在宮中養尊處優,出去了就不可一世,行事肆無忌憚,這個梁王殿下更是個典型。”“要是不多加鞭策,叫他曉得利害,他能治理好的藩地,做個有用之才嗎?”“老子可是宗正卿,從我手底下出去個廢物,傳了出去,他不覺得丟人,我還嫌丟人呢!”秦芸完全反駁不了,雖然心疼四弟秦華蘇被打,但也覺得許墨說得沒錯。秦華蘇這次引起的民憤,事情其實很嚴重。誰都知道,秦霄建立大周后,行事都是以百姓為第一考量。這也有了一些效果,特別是發現了許墨這個人才後,大周更是發展迅速。秦霄很珍惜如今的大好局面。回顧以往的朝代,開國初也出現過盛世,但最終是靠剝削壓榨百姓,才積累起來的財力物力。
秦霄並不想要那樣。他的理想藍圖,是個百姓富足的盛世。不但要百姓安居樂業,還必須再沒有戰爭的威脅。畢竟,戰火一起,受傷最的還是普通的百姓。將大周的根基扎的厚實,藏富於民,如此,秦霄將江山再交給太子,就能徹底的安心。而現在的太子秦化宣,在秦霄和文武百官的眼中,都是最佳的繼承人。到時候,太子繼位,大周必然能延續下去,走向輝煌。現在秦華蘇的做法,實際上違背了秦霄的本意。哪怕他是藩王,秦霄也會答應。秦霄對待貪官向來嚴酷,殺頭,全家抄斬,甚至滅族都決不手軟。也如此,才震懾住了地方和朝廷的官員們,換來一心求發展的局面。但自己的兒子卻欺壓百姓,讓秦霄很是頭疼。自己的兒子,秦霄可下不了狠心地砍頭。正因為這樣,秦霄才把秦華蘇交到了宗人府。現在,秦芸聽了許墨的解釋,也覺得應該這麼做了。“秦華蘇的性子,暴躁叛逆,他犯下的錯,往大方面說是民心,從他自身來講,是他的毛病必須改。”“對他略加懲處,就能安撫好民心,這點倒不用憂慮。但梁王的性子,想改,難啊。”</
p>許墨搖頭地嘆氣。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些他咎由自取,必須要罰,也因為他是藩王,所以不能輕描淡寫地罵幾句了事。”“先安撫好民心,再教導秦華蘇吧!”“不然得話,藩王德不配位,在封地上無人能制,那就後患無窮了。”秦芸默默地點頭。她也想通了,許墨如此處理沒毛病。雖說是自己的弟弟,也挺不捨的。但權衡利弊,也不得不贊同許墨打得好。不過,秦芸也很好奇,許墨打算如何教導秦華蘇?許墨特意強調了宗人府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