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後周攻南唐之戰二十(第1/3 頁)
南唐的反擊三
隨著冬日的腳步悄然臨近,凜冽的寒風自北國荒原呼嘯而來,攜帶著刺骨的寒意,逐漸將廣袤的大地裝扮成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在這銀白與蕭瑟交織的季節裡,時間卻悄然回溯至那年深秋的尾聲,十一月的月光下,歷史的長河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緩緩駛向了一個決定性的轉折點。
李重進,這位久經沙場、戰功赫赫的將領,此刻正端坐於燭火搖曳的案前,眉宇間凝聚著前所未有的凝重。他深知,南唐與後周之間的微妙平衡即將被打破。一封緊急奏章,字裡行間透露出他作為邊疆守將的敏銳洞察與深切憂慮——南唐軍隊,趁著夜色如墨、寒風凜冽之際,悄然無聲地發動了對邊境重鎮盛唐的突襲,意圖以此作為一把鋒利的尖刀,撕開後周堅固的防線,為日後的全面進攻鋪平道路。
然而,南唐的如意算盤並未能如願以償。在後周的心臟地帶,都指揮使王彥升,一位以勇猛果敢、智勇雙全著稱的將領,早已洞悉了敵方的陰謀。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他非但沒有絲毫慌亂,反而以超凡的膽識和卓越的軍事才能,迅速調動起後周的精銳鐵騎部隊。在王彥升的親自率領下,這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鐵騎大軍,如同被黑暗籠罩的狂風驟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向戰場。
戰鬥的過程既慘烈又充滿了智謀的較量。南唐軍隊雖然來勢洶洶,但在王彥升精心佈置的戰術面前,卻顯得笨拙而無力。鐵蹄轟鳴,戰鼓震天,後周鐵騎如黑色風暴般席捲而過,所到之處,敵軍紛紛潰散。最終,在王彥升那冷靜而堅定的指揮下,後周軍隊不僅成功擊潰了南唐的侵襲,更是在激烈的交鋒中斬首敵軍三千餘眾,將敵人的野心與囂張氣焰徹底扼殺於戰場之上。
此役之後,後周的軍威大振,四方震動。王彥升的名字,也隨之成為了後周軍民口中傳頌的英雄。而這一切,都源自於那個寒風凜冽、銀裝素裹的深秋之夜,一場關乎國家命運的生死較量。
十一月二十八日,寒風中帶著幾分肅殺之氣,戰報如同冬日裡的一縷暖陽,穿越烽煙再次抵達營地,其內容令人血脈僨張,振奮不已。張永德,這位以智謀著稱、勇武過人的將領,其名字在這一刻被無數將士銘記心間。在下蔡這片古戰場上,他再次以非凡的軍事才能,書寫了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面對南唐水軍如潮水般洶湧而來的大規模進攻,張永德非但沒有被眼前的聲勢所震懾,反而展現出超乎常人的冷靜與睿智。他深知,水戰之中,速度與靈活性是制勝的關鍵,而南唐水軍恰恰擅長此道。於是,他精心策劃了一場逆轉戰局的奇謀。夜幕降臨,江面之上,除了波濤聲外,似乎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張永德命令軍中那些水性極佳的精銳士兵,如同暗夜中的幽靈,悄無聲息地穿梭於敵艦之間。他們攜帶著沉重的鐵鎖,利用夜色或戰場上的混亂,靈巧地將這些鐵鎖纏繞在南唐戰艦的底部與船舷之上,彷彿是給這些海上霸主戴上了沉重的枷鎖。
隨著第一縷晨光刺破黑暗,南唐水軍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戰艦竟然變得異常笨重,失去了往日的靈活與速度,宛如巨獸擱淺於淺灘,動彈不得。張永德見狀,立即指揮後周大軍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戰機,發起了雷霆萬鈞的攻勢。戰鼓雷動,箭雨如織,後周士兵士氣高昂,奮勇向前,而南唐水軍則因戰船被制,只能被動挨打,哀嚎聲、碰撞聲、烈火焚燒的噼啪聲交織在一起,江面上空迴盪著絕望與痛苦的旋律。
戰鬥結束後,江面歸於平靜,但留下的卻是滿目瘡痍與深深的震撼。張永德站在岸邊,望著這一幕,心中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對逝者的哀悼。為了表彰那些在戰鬥中表現出非凡勇氣與智慧的勇士們,他做出了一個令人動容的決定——親手解下自己腰間那條鑲嵌著寶石、閃耀著尊貴與榮譽光芒的金腰帶,一一贈予那些立下奇功計程車兵。這一刻,金腰帶不再僅僅是權力的象徵,它承載著張永德對勇士們的無上敬意與深切感激,也見證了這場戰役中不屈不撓、智勇並存的精神。這一幕,迅速在軍中傳開,成為了激勵後人、傳頌千古的佳話。
而就在同一天,朝廷傳來另一則重大任命——趙匡胤,這位日後將改寫歷史的傑出人物,被正式任命為定國節度使,併兼任殿前都指揮使,其地位與權力,一時無兩。趙匡胤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上任之初便力薦渭州軍事判官趙普為自己的節度推官,意圖組建一個更為強大的智囊團,共謀國家大事。
與此同時,京城內外,乃至邊疆之地,張永德與李重進之間那層若即若離、微妙複雜的關係,如同秋日裡的一片薄霧,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