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後周攻北漢晉陽之戰一行軍部署(第2/3 頁)
姓的行為,他們無視軍規,肆意妄為,對沿途的北漢民眾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這些剽掠行為不僅引起了北漢民眾的極大憤怒,更使得他們的抵抗意志變得更加堅定。原本就對後周軍有所畏懼的北漢民眾,在見證了士兵們的暴行後,紛紛團結起來,誓死保衛自己的家園。他們築起堅固的城池,佈置嚴密的防線,準備與後周軍進行一場殊死搏鬥。
面對這樣的局面,後周軍陷入了困境。數十萬大軍合圍晉陽城,然而,由於長時間的行軍和戰鬥,軍隊的芻糧逐漸不足。士兵們飢餓難耐,士氣低落,戰鬥力大幅下降。諸路將領在多次商討後,紛紛建議班師回朝,等待時機再次發動攻擊。他們認為,在目前的形勢下,強行攻城只會造成更大的傷亡,而且很難取得勝利。因此,他們決定暫時撤退,等待時機成熟後再度出擊。
然而,面對這一看似誘人的建議,柴榮卻展現出了他堅定的決心和非凡的膽識,堅決地拒絕了。他深知,這一決定不僅關乎戰爭的勝負,更關乎國家的未來和百姓的安寧。於是,他親自踏上了前往晉陽的征途,親自指揮這場關乎國家命運的戰爭。
在晉陽這片古老而莊重的土地上,柴榮的決策如同閃電般迅速而堅定。他深知,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國家的命運,關乎著前線將士的生死。因此,他毫不猶豫地任命了李谷來替代符彥卿,執掌太原行府的事務。這一決定,不僅彰顯了他作為領導者的果決與魄力,更體現了他深思熟慮、深謀遠慮的戰略眼光。
柴榮對李谷的才幹有著極高的評價,他深知李谷的才華與智慧,相信他能夠勝任這一重任。李谷的加入,無疑為太原行府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整個行政體系更加高效、有序。
與此同時,柴榮也深知前線將士的艱辛與不易。他急調周邊州縣的民眾,動員他們積極參與到運輸糧食支援前線的行動中來。這些糧食,對於前線將士來說,就如同雪中送炭,極大地緩解了他們的物資匱乏問題。每一粒糧食都承載著民眾對將士們的支援與期望,這份心意無疑為前線的將士們帶來了巨大的鼓舞和動力。他們深知,自己的付出與努力得到了民眾的理解與支援,這使得他們更加堅定了守衛家國、抵禦外敵的信念。
在戰爭的硝煙瀰漫之際,柴榮始終堅守著一份深沉的責任感,他心中裝著百姓的安危,將其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每當夜幕降臨,他都會站在軍營的高處,眺望著遠方,思考著如何更好地保護那些無辜的百姓。
他深知,戰爭的殘酷不僅在於兵器的交鋒,更在於人心的恐懼與無助。因此,他嚴令各軍將士,無論戰鬥如何激烈,都必須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安撫百姓,確保他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他下達了一道道嚴厲的命令,禁止任何形式的剽掠行為,對於那些膽敢違反者,他決不姑息,必將嚴懲不貸。
在柴榮看來,百姓是國家的根基,是戰爭勝利的關鍵。他深知,只有讓百姓安心,才能穩定戰勢,也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他時常告誡將士們,要善待百姓,要尊重他們的生命和財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支援,才能共同抵抗外敵的侵略。
這一政策在軍中得到了嚴格的執行,每一個將士都深知自己的責任所在。他們不僅嚴格執行軍紀,還積極幫助百姓解決困難,贏得了百姓的深深感激。百姓們紛紛表示,他們願意支援朝廷,願意為國家的勝利付出自己的一切。
在柴榮的領導下,百姓對朝廷的信心大增。他們相信,有這樣一位關心百姓、愛護百姓的領導者,國家一定會戰勝外敵,迎來和平的曙光。同時,他們在戰爭中給予了朝廷極大的支援,無論是提供物資還是人力,都毫不吝惜,為國家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柴榮那鐵腕般的領導下,北漢的憲州、沁州、嵐州等地刺史們,在權衡利弊後,紛紛做出了明智的選擇——舉城投降。他們深知,與柴榮率領的英勇之師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不僅會損失慘重,更是毫無勝算。因此,他們選擇了歸順,這不僅為他們自己避免了一場不必要的血戰,也為朝廷節省了大量的兵力與資源。
這些地方的投降,無疑為朝廷帶來了極大的利好。首先,朝廷的兵力損失大大減少,使得後續的戰鬥有了更多的迴旋餘地。其次,這些地方的穩定,也為朝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後方基地,使得後續的軍事行動能夠更加順利地進行。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刺史的投降,也起到了很好的示範效應,使得更多的北漢將領開始考慮歸順朝廷。
而在忻州,監軍李動在親眼見證了柴榮的英明領導和堅定決心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