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南唐之戰之前奏(第1/3 頁)
戰爭背景
在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那是一個歷史長河中波瀾壯闊、英雄豪傑競相湧現的輝煌時代。天空時而被戰爭的陰霾籠罩,時而又被英雄的光芒穿透,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周世宗柴榮,這位年僅而立卻已展現出非凡治國才能與軍事韜略的君主,於高平之戰中,以他那超凡脫俗的指揮藝術和無畏無懼的英勇氣概,不僅成功抵禦了北漢與契丹兩大強敵的聯合侵襲,更以這場震撼人心的勝利為基石,胸中激盪起一股不可遏制的壯志豪情,誓要一統中原,結束長期以來的分裂割據,為百姓帶來久違的和平與安寧。
他深知,亂世之中,民不聊生,唯有透過鐵腕手段與深遠謀略,方能撥亂反正,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因此,在勝利的餘溫尚未消散之際,柴榮便緊鑼密鼓地開始了他的統一大計,每一步都顯得那麼堅定而有力。
那年三月,春寒依舊料峭,萬物復甦之際卻也帶著幾分刺骨的涼意。就在這樣一個季節交替的時節,來自遙遠秦州的幾位百姓代表,他們的臉上刻滿了風霜與疲憊,眼中卻閃爍著對和平的無限渴望與對後周軍隊的深切信任。他們揹負著全州百姓的重託,穿越崇山峻嶺,跨過湍急河流,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了繁華的京城。
他們的到來,如同一股清流,為這座被權力與陰謀籠罩的城池帶來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他們手捧著一封沉甸甸的聯名請願書,那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秦州、鳳州等地百姓的心聲與期盼。他們的聲音雖微弱,卻匯聚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訴說著後蜀政權近年來如何勢力日盛,悄然間已將鐵蹄踏入了陝西的廣袤土地,使得當地百姓生活在無盡的恐懼與苦難之中,朝不保夕,夜不能寐。
他們眼含淚光,言辭懇切,向後周朝廷發出了最真摯的呼喚,懇請天子能夠發慈悲之兵,解救他們於水深火熱之中,讓這片飽經戰亂的土地重新沐浴在後周的仁政之下,讓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共享太平盛世。這一幕,不僅是對柴榮個人能力與威望的考驗,更是對整個後周政權能否順應民心、實現大一統夢想的重大考驗。
周世宗柴榮,這位以雄才大略著稱的君主,在得知邊境告急、秦鳳二州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訊息後,面色凝重,心中湧動著前所未有的責任感與緊迫感。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每一個決策都關乎社稷安危、黎民福祉。於是,未及片刻猶豫,他便下令召集朝中所有文武大臣,齊聚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上,共同商討應對之策。
大殿內,燭光搖曳,氣氛凝重而又不失莊重。群臣分列兩側,個個神色凝重,目光中既有對時局的憂慮,也有對君主決策的期待。面對此番局勢,群臣紛紛獻計獻策,言辭激烈。一方認為,當前正值士氣高昂、軍心振奮之際,應趁熱打鐵,乘勝追擊,利用我軍之優勢,一舉攻克後蜀,實現多年未竟的統一大業,讓天下百姓共享太平盛世。他們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與對國家的忠誠。
然而,另一方則持謹慎態度,他們指出,戰爭非兒戲,需考慮周全。當前雖有小勝,但戰線過長,後勤補給、兵力調配等均為難題,加之後方尚需穩固,以防不測。一旦戰事拖沓,不僅可能耗盡國力,更可能引發內亂,危及根本。因此,他們主張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以確保萬無一失。
面對群臣的激烈爭論,周世宗柴榮展現出了他非凡的領導才能與戰略眼光。他耐心傾聽每一位大臣的意見,深思熟慮後,最終拍板定案。他深知,民心向背乃治國之根本,而解救秦鳳二州百姓於水火之中,不僅是順應民意的善舉,更是他實現中原統一戰略的關鍵一步。於是,他力排眾議,毅然決然地宣佈發兵西征。
隨著一聲令下,後周大軍如同出鞘的利劍,瞬間啟用了京城的沉寂。他們身著閃亮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兵刃,在晨光中踏上了征途。這支軍隊,不僅士氣高昂、鬥志昂揚,而且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他們由一批經驗豐富的將領統領,每一位將領都曾是戰場上的佼佼者,對戰爭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獨到的見解。他們深知此戰的重要性與艱鉅性,因此更加堅定了必勝的信念。
在行進的過程中,後周大軍展現了驚人的紀律性和戰鬥力。他們沿途克服重重困難,無論是崎嶇的山路還是險惡的河流都未能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蕩平後蜀在陝西的勢力範圍,解救受苦的百姓於危難之中,恢復河山一統的壯麗景象。
隨著後周大軍的步步緊逼,後蜀方面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們開始調集重兵進行防禦但終究難以抵擋後周大軍的猛烈攻勢。最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