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佛緣盛世耀明章 > 第156章 茶室結盟·長安之約

第156章 茶室結盟·長安之約(第2/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爺意下如何?”

子墨心下一驚,暗自思忖:

“這二位皆是當世大家,一位是道家尊長張天師,一位是莊子後人,我怎敢妄為人師?但此刻保命為要,後世心學、佛學典籍頗豐,我抄錄漢代版本贈予他們便是。”

於是,子墨連忙應道:

“承蒙二位大哥厚愛,在下定將所學心學、佛學毫無保留傳授,以報救命之恩。”

言罷,子墨欲行跪謝大禮,蘇葉和張道林趕忙上前攙扶。雙方就此達成約定。

,!

蘇葉端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率先打破沉默:

“小王爺,您所言心學中‘心即理’一說,依我淺見,與道家所講的‘道’恰似兩條奔騰不息的江河,雖路徑不同,卻殊途同歸,二者皆是主宰萬物的內在力量,不過表現形式有別,一個隱匿於自然永珍,一個潛藏於人心幽微。”

張道林微微頷首,手捋鬍鬚,動作舒緩而沉穩:

“所言極是,道家向自然求道,心學於內心求理,實則二者探尋本質、追求本真之路徑一致。恰似登山,雖、路徑各異,可山頂所見的壯闊景緻卻是相同的。”

子墨微笑回應,眼神明亮而睿智:

“二位大哥高見。心學與道家確有共通之處,不過心學更側重人心體悟與實踐,將天理人慾相對,強調克己私慾、致良知,相較道家順應自然,又有所不同。就如同治水,道家順流而下,心學則築堤束水,各有妙處。”

蘇葉目光灼灼:

“原來如此,小王爺這番見解,令我茅塞頓開。那依小王爺之見,佛學‘諸行無常’與心學有何關聯?”

子墨略作思索,目光望向窗外的山水,似要從自然中汲取靈感:

“‘諸行無常’意指世間萬物變幻莫測,心學亦認為人心需在世事變遷中歷經磨鍊,方可致良知。從這一角度看,二者皆在揭示世界的變化本質,佛學側重於對世界本質的洞察,心學則偏向指引人的言行修養。就像風雨雷電,佛學研究其成因規律,心學則教我們如何在風雨中堅守本心。”

張道林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妙哉!小王爺這一番剖析,令我對心學、佛學的感悟又深一層。”

子墨現在心如亂麻.那還有心思在和他們探討學問,見時機成熟,放下茶杯,神色莊重:

“蘇大哥、道公,子墨還有一事相求。聖上已下旨,命我前往長安赴任司隸校尉。長安權貴雲集,局勢錯綜複雜,子墨初來乍到,恐諸事棘手,還望二位大哥鼎力相助。”

蘇葉毫不猶豫,言辭懇切:

“小王爺放心,我西禮院必當全力支援。幾日後便是釋褐大典,此乃朝廷遴選後備官員的良機,皇上特准小王爺優先挑選司隸七郡的後備人才。我西禮院有諸多儒學俊才,如南宮世家的南中英,家學深厚,自幼飽讀詩書,對儒家經典見解獨到,且能學以致用,為人沉穩謙遜,有君子之風,日後必能在朝堂嶄露頭角;

還有開國元勳馬援之孫馬融、馬林兄弟,馬融聰慧機敏,闡釋經義常獨闢蹊徑,令人拍案叫絕;馬林勤奮好學,博聞強識,做事嚴謹認真,一絲不苟。有這些賢才輔佐,小王爺在長安定能大展宏圖。”

張道林亦出言附和,聲若洪鐘:

“北道軒也會精挑精英學子,供小王爺差遣。像李逸,玄學造詣頗深,能觀天象、察地勢推斷吉凶,為小王爺決策提供參考;吳悠擅長奇門遁甲,可設機關陣法護小王爺安全;周晟武藝超群,精通各類法器,道法高深,面對強敵亦無所畏懼。

這些學子皆經我悉心教導,各有所長,應能為小王爺的仕途披荊斬棘。小王爺肩負重任,乃大漢之福,我等自當傾盡所能。”

子墨起身,深施一禮:“多謝蘇哥!道公。有二位支援,子墨信心倍增。日後若遇難題,還望不吝賜教。”

蘇葉和張道林趕忙起身回禮:

“小王爺客氣,既已結盟,自當患難與共,生死相依。”

三人相視而笑,茶香與情誼交織,愈發醇厚。

此時,班昭在遠處悄然注視著茶室中的三人,雖未聽清談話內容,但對子墨的安危與前程憂心忡忡。她輕咬朱唇,暗自思量:

“子墨哥哥此去長安,雖路途不遠,卻危機四伏。我雖無法如葉公、道公那般武力護佑,但可憑所學,在學問上出謀劃策。我當收集各方典籍,整理歷代司隸校尉治理都城的經驗教訓,供子墨哥哥參考。”

念及此處,她眼神堅定,轉身快步離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快穿之年代旅行記末世追妻攻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