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婁半城的傳說(第1/2 頁)
“同志,是不是搞錯了?”
這傢伙真的是不知情,還是在裝蒜?
看到老金的臉色不像裝的,楊工安心中生出一些疑惑,伸出手製止大家說話,待院中重歸寧靜後才緩緩講述:
“昨晚,95號四合院發生了一起重大 ** 案件,整個院子二十餘戶人家都被盜了,損失的錢財超過數百元。”
“這賊的手段極為高明,竟能在房外竊取室內物品。”
“但幸好當時有一位目擊者在室內看到了他 ** 的伎倆——他驅使鳥類幫他偷盜。”
說到這裡,楊工安轉向老金,手指著鳥籠說道:
“那位目擊者正是站在我身旁的婁同志,她剛才在院裡仔細辨認,確認你家的這隻八哥就是那賊驅使的小鳥。”
“金滿堂,對於這件事,你有什麼要解釋的嗎?”驅使鳥類 ** ?
在場的人無不震驚,竟有如此奇特的 ** 手段。
剛才還幫著婁曉娥詢問的那位大娘頓時明白了過來:原來這個女同志不是在幫忙抓賊,而是失主一方的。所以她在打聽金家人裡誰能和那隻八哥親近?
於是之前為金家說話的聲音此刻都不見了,沒辦法,二十多戶人家被盜,損失了幾百塊錢,這是大事啊。
而楊工安言之鑿鑿,更有確鑿證據,老金只覺得腦中轟鳴。
在原地愣了好一會兒,他突然老淚縱橫,捶打著邊上的藤椅,不斷自責著:“都怪我沒教好他,不該教他,真是太不應該了!”
聽見這番話,楊工安知道這事多半不假。他立即緩和語氣,對著老金說:
“老金頭,迷途知返,尚不算晚。”
“不如您先讓人把金強叫回來,若是真如所說般,至少還能算自首。”
隨即,有人自告奮勇去通知金強。
楊工安並不擔心金強逃走。這僅僅是一宗普通案件,並沒有判處 ** 的風險;更何況,金強一旦消失無蹤,正好成為自己犯案的直接證據。
屆時釋出通緝令即可解決。
接著,他向金老先生了解情況。
原來,金老先生早年在王府任職,主要工作就是 ** 飛鳥。調鳥技藝在他家族中世世代代流傳下來。
建國後,再沒有人請金老先生為他們養鳥。
然而,金老先生不願技藝斷絕,嘗試將其傳授給兒子,遺憾的是兒子對此毫無興趣,不得已只好將技藝交給了孫子。
而金老先生真的不知道,孫子會利用訓練好的鳥兒做違法的事情。“昨晚金強外出您知情嗎?”楊工安問道。
金老先生默然良久,最終點了點頭。
旁邊一位大嬸立即搭腔:
“我親眼目睹一個身影深夜進入了金家,看樣子應該是金強,我還以為他要去解手呢。”
與之前所述的情形相吻合。
此番對話使楊工安對案件的進展充滿了希望,他認為案件有七成把握可以解開。但他仍舊保守地說只有七分可能破案,以便保留三成空間以應對不確定的情況。
果然不出所料,很快金強就被找到了。他是一個身材瘦小的青年。
由於對方沒有提前通報警方已到,所以當金強走進院門,突然看到許多雙注視著他的眼睛,其中就站著穿警服的楊工安,本能地想要逃跑。
“你要跑?”
“還想試試能不能跑得掉嗎?”金老人大聲怒吼,聲音迴盪在整個院子裡。
聽到這話,金強的身體瞬間僵住了,雙腿沉重得彷彿灌滿了鉛。他慢慢地回頭,一步一步向人群靠近。
此時的金強,面色蒼白,神情恐懼且焦慮。
“昨晚發生在95號院的 ** 是你所為嗎?”楊工安開口詢問。話音未落,金老頭便懇求道:
“警察同志,請把他算作自首吧?”
“可以算是自首。”楊工安迅速回應道,“我只是依照程式詢問罷了。”
他深知金強或許如同之前的趙七那樣固執強硬,需要更多時間逐步攻破防線才能獲得真實資訊。因此,若能當場瓦解對方心理防線,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但見金強依舊猶豫,楊工安補充道:
“有目擊者在95號院看見你的鳥取走了財物。不管你怎麼說,調查都是必然的。”
“若真是你所為,則只需帶走你自己。”
“如果否,那麼就必須對你們全家進行全面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