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開局傭兵十萬,被懷疑造反 > 第290章 飽受戰亂之苦

第290章 飽受戰亂之苦(第1/1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為人貪婪暴戾,獨斷專行,對屬下嚴苛,同時侮辱官員,侵佔學舍,強佔民宅與良家女子。

在他治下的三五年裡,他強搶人口二百多,奪占房屋一千多間,選入宮女數百人,其他掠奪無數,使得河南府的百姓怨聲載道。

在河南府內,提到伊王就是提起恐怖的代名詞。

這樣一位王爺按理說早該被撤銷封號囚禁宗人府了。

但伊王一支朱棣卻不敢輕易觸動,主要是因為太祖時期埋下的一個隱患——汝州衛的七十二營。

元末年間,中原飽受戰亂之苦,土地荒廢,人口銳減。

太祖皇帝依靠農民起義反元建明,新王朝初具規模,首要任務便是恢復生產。

為減輕朝廷負擔,除邊防軍外,其餘軍隊都參與屯田。

此外,還將皇族成員分封各地,這些王府的存在自然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資源支援。

明洪武二十五年,太祖皇帝召見河南府總兵葛川,說伊王明年將到河南設立王府,讓他先去汝州搞屯田,為伊王的到來做準備。

戰爭之後的中原地區,到處都是荒涼的土地,不見人影。

汝州這片土地上又有汝河、沙河經過,土地肥沃又水源充足,自然而然成了開展農業的好地方。

葛川派人檢視了當地的地形後,便在襄城縣、魯山、汝州等地佈置兵力,派出二十個百戶,建立了七十二個營盤。

雖然這些軍隊看起來是按軍制編制,但實際上他們主要的任務是種地養活自己,並不是用來打仗的。

當時這七十二個營盤並不歸縣鄉管理,而是直接歸汝州衛管轄,所有產出也直接上報給汝州衛。

而汝州衛,則是由伊王府進行監管。

經過多年建設,汝州衛已經大變樣了。

目前整個汝州衛下轄的七十二個營,人口數量比初設時翻了不止十幾倍。

如今一個營就有五萬人以上,七十二個營加起來人口已經超過五百萬。

整個河南府地區大約六成以上的民眾都屬於汝州衛管轄範圍。

可以想象汝州衛在河南府的地位有多高。

伊王府基本上就是依靠著汝州衛下的民眾來維持運作。

對當地百姓來說,在朝廷面前可能還好,但絕對不敢得罪伊王府。

這種畏懼已經深入人心。

其實早些時候皇帝就想把汝州衛收歸國家控制。

由於伊王在河南府的行為惡劣,朱棣很是惱火。

然而伊王府手握一份太祖留給伊王后代的遺詔,使得事情變得複雜。

這份遺詔內容簡單,並沒有涉及太多政治事務,卻規定除非伊王犯了大錯,否則他的世襲爵位不會被剝奪。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朱棣多次打算撤掉伊王稱號,最終卻遲遲不動手。

雖然不清楚太祖皇帝為什麼會留下這樣的遺書,但既然留了,那就有它的道理,畢竟這是開國皇帝的手筆,就算是老前輩也不敢隨便改動。

所以老爺子想取消伊王封號這件事一直被耽擱,儘管朝堂上隔三差五就會有人提起伊王的種種惡行,但朱棣也得小心行事。

目錄
陰陽天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