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蔡邕絕音(第1/3 頁)
冀州鄴城高幹府上。
高幹怒目圓瞪,指著郭援道:“郭援!這點事情都辦不好?我要你有何用?”
郭援面如土色,道:“元才公子,這。。。出了點狀況。。。”
高幹黑著臉來回踱步,低沉道:“既然事情已經敗露,善後的事情就絕對不允許出現紕漏!不然以我舅舅的脾氣,哼。”
郭援連忙點頭道:“公子放心,末將定會善後。”
高幹擺擺手讓郭援下去,高幹從弟高柔進來道:“元才兄長,舅舅準備議事,快走吧。”
高幹點點頭,正要出門,對高柔道:“哦?文惠,你可知舅舅召集我們何事?”
高柔看了高幹一眼,在手掌上劃了一個字,點頭道:“走吧。”
高幹看了,遲疑了一會,隨即哈哈大笑道:“哈哈哈!果然如此!”
丁常將之前雁門的人員安頓好之後,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之前在雁門,世家士族較少,改革程度較低,所以雁門的整體成功大幅度提升,而此次在晉陽,世家大族遍地都是,而自己的手下王忠嗣,王昶等人也是本地有名的名門望族。。。
范文程將一副竹簡遞過來,對丁常道:“主公,以祁縣溫家和王家,陽曲郭家為首的人都在明中暗中搞事情,阻力比預期的還要大。。。”
丁常聞言,開啟一看,越看眉頭越皺,崔浩瞄了一眼,隨即道:“溫家的家主名喚溫恢,他的父親名叫溫恕,曾擔任涿郡太守。溫恕去世時,溫恢才只有十五歲,他隨隊護送父親遺體回鄉後,家中薄有積財。可是溫恢卻認為,當今世態已亂,苟且為一方富戶又有何用,於是把家財一朝散盡,以賑濟鄉黨宗族中有需要的人,此舉令州里鄉人甚為稱道。”
丁常點了點頭道:“嗯,這個溫曼基品德高尚,是個可塑之才!”
范文程鬆了口氣,又道:“陽曲郭家家主名喚郭縕,是上一任雁門太守,在陽曲頗有勢力,陽曲舉辦胡市之時,郭家出力頗多。”
丁常看了一眼范文程,范文程當即把頭低下,丁常摸摸下巴道:“郭縕?有意思,想不到他也來湊熱鬧。”
范文程低著頭,道:“王家的話。。。家主雖說是王司徒,但王司徒在長安,就落到他侄子王凌管了,王凌把他妹妹嫁給郭縕的長子郭淮,而且上次與金平一戰中,王凌作為晉陽城中最大的勢力,他並沒有出手,而且我覺得這個王凌,有點抗拒咱們。。。”
丁常冷哼一聲,道:“那這樣看來,溫家和郭家應該也是王凌唆使的了。真是養虎為患!”
崔浩之前畢竟在晉陽當過幾年官,對一些世家大族也頗有交往,見丁常如此,當即道:“世家大族根深蒂固,而且現在王家可是朝廷炙手可熱的,不應該以強硬的手段對待。。。”
丁常站了起來,拍拍崔浩肩膀,笑道:“放心放心!伯淵,我自有分寸。”
此時長安,作為誅殺國賊的首要功臣,王允自然少不了朝廷的嘉賞和廣大人民的稱讚。
於是,王允態度開始發生改變,似乎有些飄飄然起來:“連董卓這樣不可一世的奸賊都死於我的手下,老夫還有什麼可懼怕的呢?”他便對任何人、任何事情都無所謂,毫不在乎,甚至居功自傲。
每當群臣集會,王允很少像以前那樣和大家推心置腹,共同商討權宜之計,而是正襟危坐,面無和悅之色。慢慢地,群臣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推崇和擁護他了。
侍中蔡邕曾是董卓的舊臣,當聽到董卓被殺的訊息時,蔡邕正好和王允在一起。當時,蔡邕感到很突然,不禁臉色大變,不由自主地發出一聲嘆息。
王允勃然大怒,嚴厲指責蔡邕:“蔡侍中!董賊是國之奸賊,先前禍國殃民的罪行不可饒恕,汝身為天子臣民,應該從大局考慮,共同聲討國賊,不可念及他對你的一點私人恩惠,竟然董賊感到痛惜,難道你想成為董賊殘黨嗎?”
王允說完,便不容分辯,立即將蔡邕押至廷尉處問罪。蔡邕有口難辯,但作為文學家和史官,他為了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業,繼續寫成漢史,便陳辭謝罪,自己願意承受刺劍削足的酷刑以保全餘生。
士大夫們都十分同情憐憫蔡邕的遭遇,設法營救蔡邕,可毫無結果。
太尉馬日磾專程前往王允住處,替蔡邕說情:“蔡伯喈是難得的曠世奇才,學問淵博,見多識廣,特別是對大漢的故事瞭解頗多,應當給他機會,讓他繼續寫成史書;況且伯喈以忠孝聞名於士大夫之中,現在以莫須有之名給他判罪,恐怕有失眾望,不服人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