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龍逆天下 > 第141章 天下有變

第141章 天下有變(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曹操誘殺了軻比能,步度根等鮮卑首領”

“就又派曹真司馬懿率十萬大軍,基本蕩清了邊境外患。”

“一月前孫權兵敗合肥,被張遼打的丟盔棄甲,退回了江東。”

“看來曹操大軍的戰力已經恢復了。”

這兩件大事引起了劉備的警覺,讓他開始重新審視曹操的實力。

與劉備相對而坐的諸葛亮卻是並未開口。

畢竟這是事實,諸葛亮他也不能說什麼。

劉備看向諸葛亮,“孔明,你當初所言,待天下有變,而東出天下。”

“如今我軍兵精糧足,需要的只是一個時機。”

劉備問道:“孔明,你以為這個時機在何處?”

諸葛亮眼眸一動,前世他所說的天下有變,第一次是曹操病逝,第二次是曹丕駕崩。

第一次機會,因為荊州的失去,導致失去變化,最後夷陵大敗,完全錯過。

第二次機會,曹丕駕崩,曹睿剛剛繼位,國內局勢不穩,人心動盪,他率軍北伐。

可因為馬謖街亭之失,大好的局勢功敗垂成!

眼下的時機……

諸葛亮突然開口:

“主公可明白亮當初為何勸主公,一定要接納荀彧,並委以重任嗎?”

劉備眉頭微蹙,“荀彧不滿曹操稱王,悖逆漢室,與曹操相對而行,不是我一直的策略嗎?”

諸葛亮:“荀彧反對曹操稱王,不僅是因為他對漢室懷有忠心,更是出於自身立場。”

“立場?”

“荀彧出身於潁川群家,乃是有名的世族。”

“荀彧反對曹操不僅代表他個人,更代表了他身後世家的利益!”

諸葛亮:“荀彧跟隨曹操十餘年,難道他看不出來曹操有悖逆的心思嗎?”

“反之,曹操就沒有看出,荀彧心向漢室嗎?”

劉備蹙眉,“你的意思是,兩人都在相互利用?”

“沒錯!”

諸葛亮:“荀彧想借曹操這梟雄的手去安定天下,而曹操重用荀彧,是想借荀彧背後潁川世家的力量,收服人心。”

“而現在曹操稱王,並有意打壓士族。荀彧背後的潁川世族,不想在支援曹操,而荀彧也不支援曹操稱王。”

“這也就造成了兩人背道而馳的局面。”

“至於……”諸葛亮一頓。

“荀彧為什麼會想到投靠主公,是亮百思不得其解的。”

劉備嘆道:“沒想到荀彧與曹操的決裂,竟還有如此一層深意。”

“天下世家,戰亂之時就閉門自守,投足觀望,投機取巧。”

“天下太平,便又勾結官吏,相互攀結,狼狽為奸。”

“天下之亂與世家之禍逃不開干係!”

在二十九歲起兵之前,劉備一直是一個平頭百姓。世家大族,鄉紳富豪,在平民劉備的眼中。

壓迫鄉里,自家樂千百家哭,人命如草芥,不顧百姓死活。

“高祖起於微末,到頭來卻受制於世家。”

諸葛家也當屬於世家之列,但早已沒落的家族,讓諸葛亮會有感同身受的感覺。反倒經過前世今生,以一個旁觀者和經歷者,平民的角色去看待世家大族。

諸葛亮他認為劉備說的是對的。

但也不全對。

“主公,所說確實如此。”

“世間太強,必將威脅皇權。世家存在則必然能使民間產生財富。”

“其中關鍵便是能否制衡!”諸葛亮指出。

劉備急問:“孔明,可有何妙計能制衡大族?”

諸葛亮搖了搖頭,“並無絕對明確之計策。”

“世家大族強盛,以亂法,亂權,以嚴明律法,須有能秉公執法者。若要制衡全域性,則必要有英明有為之君。”

“根本有效之策略,亮尚且無法得出。”諸葛亮坦言。

諸葛亮言罷,劉備微微沉默,不知在想些什麼。

諸葛亮他看著沉默的劉備,又開口:

“剛才主公問我,何時是東出天下之機?”

“亮想對主公說的是,時機便在荀彧身上。”

劉備恍然抬頭,探尋的看著諸葛亮。

“孔明,你的意思是荀彧背後的世家?”

諸葛亮點頭,“三足鼎立之下,表面主公與曹操的實力以不分伯仲,孫權最弱。”

目錄
什麼?女帝也是穿越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