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強烈的渴望(第1/2 頁)
#
強烈的渴望
在繁華都市邊緣,老舊的居民區像遲暮老人,蜷縮在城市飛速發展的陰影裡。這裡的樓房爬滿歲月的斑駁,狹窄過道堆滿雜物,鄰里間嘈雜的爭吵與孩子的嬉鬧聲交織,構成生活最本真的底色。白拓就出生在這片街區的一間逼仄小屋裡,父母是普通工人,每日為生計奔波,微薄薪水勉強撐起這個家。
白拓自小就展現出超乎常人的聰慧,課堂上老師講的知識他一聽就懂,課本翻幾遍就能倒背如流。可家裡窮,買不起多餘的課外書,學校那點知識對他來說就像塞牙縫的乾糧,根本不夠解饞。每當夜深人靜,父母睡去,他就悄悄趴在窗邊,藉著昏黃路燈,貪婪地翻閱從同學那借來的舊書,心中滿是對知識的強烈渴望,那股渴望如熊熊烈火,在他胸腔裡灼燒,催促他去探尋更廣闊世界。
上初中時,學校組織了一場科技展,白拓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那些新奇玩意兒——能模擬星空運轉的天文儀、會跳舞的智慧機器人、用程式碼編寫就能奏響樂曲的程式設計軟體。他雙眼放光,手指顫抖著觸控展品,靈魂像被一道光瞬間擊穿,那一刻,他篤定了自己往後要走的路:鑽研電腦科學,用程式碼敲開新世界大門。
可追夢之路佈滿荊棘,家裡沒錢給他買電腦,學校機房一週也只有寥寥幾節課開放。白拓不氣餒,他撿來舊鍵盤,在紙上畫出鍵盤佈局,每日手指懸空“打字”,模擬程式設計操作,腦海裡飛速運轉程式碼指令,反覆糾錯、除錯。週末他早早起床,騎車橫跨大半個城市,去圖書館蹭免費電腦,一坐就是一整天,餓了啃麵包,渴了喝涼水,沉浸在程式碼世界,忘卻時間流逝。
憑藉這份執著,白拓考上重點高中,還入選學校計算機競賽班。高手如雲的班裡,他基礎最差,常因程式碼寫得慢、演算法不夠精妙遭同學嘲笑。自尊心受挫的他把自己關進小黑屋,對著電腦螢幕,眼眶泛紅卻不掉淚,一遍又一遍拆解經典演算法,分析優秀程式邏輯,手指在鍵盤上敲得飛起,直至鍵帽磨得發亮。
高二那年,全國青少年計算機大賽拉開帷幕,這是業內公認含金量極高的賽事,獲獎者能破格被頂尖高校錄取,還能結識行業大咖。白拓毫不猶豫報了名,挑燈夜戰準備專案——開發一款智慧教學輔助軟體,旨在幫偏遠山區孩子享受優質教學資源。那些日子,泡麵成了他主食,咖啡是提神利器,頭髮大把脫落,眼眶深陷,身形消瘦得像紙片人,唯有雙眸閃爍熾熱光芒。
比賽當天,他懷揣u盤踏入賽場,卻發現軟體執行出錯,關鍵功能無法啟用。評委目光投來質疑,對手嘴角掛著輕蔑冷笑,冷汗從白拓額頭滾落,雙手微微顫抖。他深吸一口氣,強行鎮定,大腦飛速運轉排查故障,手指在鍵盤上急速敲擊,一行行程式碼在螢幕上滾動。倒計時最後幾秒,軟體成功修復,流暢演示贏得滿堂彩,最終斬獲一等獎。頒獎臺上,白拓手捧獎盃,望著臺下含淚的父母,淚水奪眶而出,多年艱辛在這一刻化作勳章,閃耀在青春路上。
如願進入頂尖高校後,白拓才發現大學是片更深、更洶湧的知識海洋。身邊同學非富即貴,自帶高階裝置,假期遊歷各國拓寬眼界,而他假期要打工賺學費,課餘擠時間自學落下的知識。自卑如影隨形,但強烈的求知慾讓他迅速調整心態,一頭扎進學術研究。
本科期間,他盯上人工智慧領域前沿課題——強化學習演算法最佳化。實驗室裝置稀缺,算力不足,導師勸他換個穩妥方向,他卻搖頭拒絕。沒裝置,他用自己拼湊的二手硬體搭建簡易叢集;算力不夠,他熬夜蹲守學校公用機房空閒時段。無數個日夜,他盯著密密麻麻的資料,眼睛佈滿血絲,反覆調整引數,實驗失敗幾十次、上百次,程式碼改到崩潰,可重來時眼神愈發堅毅。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成功最佳化演算法,論文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引發學界震動,多家科技巨頭丟擲橄欖枝。白拓選擇入職一家初創公司,他懷揣打造國產人工智慧“晶片”夢想,想用技術打破國外壟斷,讓中國智造在世界舞臺大放異彩。
初入公司,資金短缺、人才流失、技術瓶頸諸多難題接踵而至。研發關鍵期,投資方撤資,公司瀕臨破產,同事紛紛跳槽,只剩白拓和幾個老員工堅守。會議室裡,老闆紅著眼宣佈停工,白拓拍案而起:“再給我三個月,搞不定我走人!”那一瞬間,他眼神裡的渴望似要燃盡一切阻礙。
此後,他抵押房產,四處拉投資,睡在公司沙發,日夜盯著研發進度。在測試一款新架構晶片時,因過度勞累暈倒在實驗室,醒來拔掉輸液管又繼續工作。終於,初代晶片成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