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機會留給兄弟(第1/2 頁)
聽到這個命令,站在一旁的李仁心中暗自明白劉備的意圖,這是要往死裡打啊,就算不把人打死,也要打得殘廢才行。
於是李仁毫不猶豫地點頭應諾,暗示保證完成這項懲罰。
而此時,孫策似乎還想再替黃蓋求情,卻被吳景眼疾手快地一把拉住,並將其拽到了一邊,孫策雖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無奈地看著黃蓋被帶走受刑。
一直沉默不語的郭圖此刻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對於他來說,黃蓋是否身死並不重要,與劉備順利完成和談、圓滿完成任務才是關鍵所在。
這次的徐州之行可謂是一波三折,如今能有這樣的結果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
緊接著,郭圖轉向劉備,滿臉諂媚地說道:“使君您真是寬宏大量,深明大義,此等胸襟實在令人欽佩,堪稱我輩仁德之典範!”
劉備微微一笑,謙遜地擺了擺手回應道:“哪裡哪裡,公則先生不遠千里前來和談,為的正是天下蒼生福祉,此等義舉方為真正的仁義之表率啊!”
兩人一番相互恭維之後,現場氣氛頓時變得融洽起來。然而,在這看似和諧的表面下,眾人各懷心思,一場權力與利益的交鋒方才暫告段落……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冬。
冬日的世界,宛如一幅寧靜而神秘的畫卷,天空是一片澄澈的湛藍,偶爾飄過幾縷如絲般的白雲,大地被潔白的雪花覆蓋,像是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絨毯,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銀白的光芒。
在袁紹的調解下,劉備與袁術和談罷兵,雙方回到最初的界限,廣陵郡趙太守因為投降袁術背叛劉備,現在袁術又撤兵走了,廣陵趙太守便聯合本地宗族,打算死守廣陵,一邊宣告廣陵郡獨立,一邊派人秘密前往許都朝廷,希望曹操救援。
劉備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毅然決然地做出了一個重要決策,派遣張飛作為先鋒率領一萬精兵提前出征,而劉備本人則親自率領兩萬大軍緊隨其後。
然而,這個決定卻立刻引發了軍師陳登的強烈反對,並直言不諱地說道:“主公,翼德將軍此刻身上尚帶傷勢,實在並非擔任先鋒的理想人選。”
緊接著,孫乾也附和著表示反對:“廣陵的趙太守手下僅有兩千兵力而已,主公您親自統率三萬雄師之勢去進攻,敵軍必然會聞風喪膽、不戰自敗,在此種情況下,我們根本無需分兵進軍啊!”
面對眾人的勸阻,劉備並未改變主意。這時,趙雲站出來繼續勸說:“主公,翼德將軍有傷在身,許我帶領五千步兵,加上綠耳飛騎,不出三個月,屬下必定能成功收復廣陵郡!”
儘管是戰場最火熱的趙雲,劉備依然堅持己見,表示拒絕。
眼看著連趙雲都未能爭取到領軍的機會,張遼、高順和郝萌等人自然明白,主公的用意,何況對自身地位顯然有很清楚的認知。
乾脆張遼幾個便不再自告奮勇爭搶單獨領兵的機會,而是選擇了默不作聲。
其實,劉備之所以如此堅決的力排眾議,背後當然是有自己的小九九。
在軍事領域內,關羽和張飛必須掌握最大的兵權,身居最高武官之位,兩個異姓兄弟就如同曹魏的宗室一般舉足輕重,當然也要用相應的戰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這次立州之戰毫無疑問,關羽、張飛打得相當拉垮,但並不代表這兩位只是猛將,毫無統兵之才。要知道三國那麼多名將,被後人排進武廟的才九個人,其中就有關羽、張飛。
人總是在不斷地成長和進步,透過學習來提升自己的能力,關羽和張飛就屬於天賦異稟的型別,一次失敗並不代表什麼,劉備深知這一點,因此必須給予二人足夠的機會去證明自己。
所以劉備讓關羽率軍攻打沛國,然後又派遣張飛去收復廣陵郡,這個決策一經確定,便不想改變。
然而陳登再次苦口婆心的勸說劉備,但劉備卻絲毫不為所動,不過態度還是相當友好,陳登頓時心中明白,主公,鐵了心是想要給張飛一個立功的機會。
對於這種安排,陳登持保留意見,因為他擔心張飛會誤事,該說的都說了,主公不聽也沒辦法,後面陳登並未再繼續多言。
事實上,劉備所調撥給關羽、張飛的兵力並不多,無法形成絕對性的優勢,但正是這種情況,才能夠促使他們迅速成長。
攻克沛國、收復廣陵郡無疑是一項重大功勳,其難度究竟如何,或許有人覺得並非難事,但也有人認為絕非易事,真的碰到死守城池的,沒一個一年半載根本打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