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原始大陸漂流記 > 第33章 首批訪客

第33章 首批訪客(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

晚上姬白睡的是小帳篷,他有一個雙層羊皮睡袋,羊皮中間填充著洗淨曬乾的羊毛,保暖防潮睡起來很暖和。

大傻、二傻、三傻、四傻分成兩班,圍著營火輪流值夜,困了就躺在營火旁的地上睡。

他們把營火周圍燒的滾燙的石頭埋在沙土裡,躺在上面就像躺在熱炕上一樣暖和。

旺財基本上和大家混熟了,它警惕的睡在距離營火5米遠,姬白帳篷的一角,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醒過來四處張望。

女人和孩子們則睡在大帳篷裡,可以一覺睡到天亮。

由於姬白錯誤估計了趕路需要的時間,現在距離滿月還有2、3天。大家便趁著這段時間在附近探索資源、尋找合適的定居點。

族長有些不理解,為什麼不直接在河灘建營地

姬白解釋道:“這裡是江岸,萬一雨季來臨漲水不就被淹了麼”

族長這才恍然大悟的連連點頭

其實姬白心目中最理想的定居地點是南岸。

眾所周知,長江流域上游城市多處於北岸,而中下游城市多處於南岸。

這其中的原因很複雜,簡單說來和長江的水文環境有關係。

因為地球自轉,江水受地球偏轉力的影響,有向右岸(南岸)侵蝕的趨勢。而泥沙則容易堆積在北岸。

如果想修建港口的話,設在江水流向的右岸更為合適,若是設在北岸,經年累月,港口容易被泥沙淤平。

比如後世著名的六朝古都金陵,就建在長江南岸,老祖宗選址建城可不是拍拍腦袋就決定的。

一座城市的興起,必然是因為周邊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越的地理條件等種種因素,才得以慢慢自然發展壯大的。

若是能找到後世大型城市所對應的位置,做為定居點,那一定會少走許多彎路。

當然,姬白這純純屬於想得有點遠,他現在只有竹筏,根本用不著港口。而且就這點人,住在哪裡其實都大差不差。再者說,他現在連當前的準確位置都沒辦法確定,更別提去定位金陵遠古時期的對應範圍了。

另外族長也沒去過江對面,對那裡的環境一無所知,現在姬白最需要的還是人力資源。至於搬家定居的事,等人多了再研究也不遲。

況且划著小木筏渡江著實有些危險……

姬白和族長在大河灘逛了一上午,也沒找到特別合適的定居點。

因為這裡的地勢太平坦了,好像選在哪裡都差不多。而且也不能離大河灘太遠,要不然每月趕集又不方便。

最後姬白決定把河灘岸上的灌木林清出一片來,在那裡建營地好了。至少那裡高出江岸十幾米,比住在江邊要安全許多。

若是大江漲水要真能漲十幾米,那定居在哪裡區別都不大,反正都是個死。

現在姬白就有些感覺到人力不夠用了。

又要清理灌木開荒,又要去砍伐木材當建材,又打獵收集食物、探索附近資源,還要在營地留人保護小孩,真是捉襟見肘,就連姬白也得忙起來,沒閒心釣魚了。

……

一連忙碌了兩天,大河灘終於來了第一個野人家族。

當時姬白一家子正圍著營火吃午飯,那夥人循著炊煙的痕跡就摸到了附近。

隨著旺財一陣莫名其妙的狂吠,一群綠幽幽的怪人走出灌木林,當它們看清楚姬白他們時,瞬間警惕的嗷嗷大叫,緊握木棍擋在胸前。

姬白正端著碗喝肉湯,被這嗷的一嗓子,嚇得手一哆嗦沒拿穩陶碗,啪唧一下掉在地上摔成幾瓣

“你們叫那麼大聲幹嘛” 姬白扭頭不悅道

族長和大傻也放下餐具,撿起腳邊的長矛短矛弓箭啥的,警戒的看向從灌木叢中走出來的不速之客。

這群人頭戴青草帽,身穿草衣、草裙,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簡直就像身穿全套吉利服的狙擊手,又像是一坨修煉成精的水草。

個頭倒是很矮,和珍香、桂芬她們的平均身高差不多。

短暫得慌亂過後,族長首先放下手中得短矛,唧唧哇哇得跟對面說著姬白聽不大懂得話

一陣交流過後,緊張氣氛顯然有所緩解,但對面仍遲遲不肯放下木棍,直到族長在營火旁抓了一把涼透的草木灰,在自己臉上摸了一把,把自己臉抹成黑黢黢的模樣

對面一個傢伙才驚喜的叫出族長原來的名字,同時脫下外面嚴實的青草衣和全是柳條的草帽。露出裡面的樹皮超短裙,和光溜溜的上身。拉著族長的

目錄
什麼?女帝也是穿越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