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原始大陸漂流記 > 第155章 遠期政策

第155章 遠期政策(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自從允許族人擁有私人財產,民眾們的生產積極性極大提高,經濟極速發展的同時,也湧現出一批富豪家族。

尤其是早期加入的一些家族,藉著先發優勢積累的財富越來越多,有些比較勤勞的個體農戶,一有結餘就囤積田產、收購商鋪、房產,積極投資擴大家族產業規模。

而財富具有聚集效應,也就是錢生錢現象,有錢的人愈發有錢、貧窮的人更加貧窮。

這種現象是客觀存在的,自古中外都有所認知。

在古代中國稱之為土地兼併問題,影響著王朝興衰週期,而在國外則被稱為馬太效應。

如果放任不管,要不了幾代人,自然就會形成龐大的家族。

這些富裕的家族門閥,勢力龐大之後,則更加難以限制。甚至會相互勾結,形成利益共同體,壟斷行業、修築生意門檻,讓身世普通的族人,難以獲得公平的競爭機會。

若是等到那時,再去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付出的代價就大了。

歷朝歷代,削藩都是件技術活,一個不小心,都有可能會演變成王朝的重大危機。

針對於這種現象,漢武帝給出過他的答案,那就是史上第一大陽謀,推恩令。

簡單來說,就是由從前的嫡長子繼承製,改為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當然,這裡指的是管轄區域。

如此一來,早期冊封的諸侯貴族,上一代是州刺史,下一代後人就被拆成了幾個郡守,再過一代變成縣令,最後就成亭長了。

要不了幾代,就算是皇親國戚,也有可能流落到織蓆販履的地步,這並不是開玩笑,漢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子劉貞後人,劉皇叔此處就有髒話要說。

而白帝推行的則是迷你版、經濟推恩令,並且做的更加徹底。族人遺產由其子嗣無論男女一律平分,不偏不向。

那些大戶人家,一生就算積累再多的財富,傳給下一代,就化整為零分成好幾份。

而且這些先富起來的家族戶主,往往老婆還特別多,生出一大堆孩子。

於是越是有錢,後代越多,遺產拆分的也就越碎。

這樣就能大大減緩白帝城居民的財富聚集效應,白帝城可能會出現規模龐大的公司,但出現龐大家族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至於這些同宗同族的後人們,以後會不會再私下聯合到一起,白帝就完全不太擔心。

如果同宗就能永遠保持和睦的話,那麼炎帝和黃帝就不會打起來,姜氏也不會把有熊氏坑往死裡坑。

這不能怪白帝機關算計,畢竟他卡了不會增齡的bug,逼迫著自己不得不眼光放長遠,制定更長久、合理的政策。

在白帝看來,自己終歸是孤家寡人,必須站在大多數族人的立場上制定政策,這樣才能獲得最多數人的支援,保證自己統治穩固。

對他來說,讓絕大多數族人,都能過上幸福的一生,絕對要強過於扶持出一個、或幾個大家族安全靠譜。

……

姬元14年 秋 又是一個豐收年

整車整車的粟米、大豆,在白帝城北門排成了長隊等待入關卸貨,一眼望不到盡頭。

好在今年大家早有準備,從去年秋季開始,新建倉庫的工程專案就沒停過。

城裡收的粟米爆倉了,又會裝填至團結號,運往沿江的各個定居點儲存。

從最下游的鹽港至上游的環山牧場,所有糧倉都塞滿了糧食。就連平時打魚的單帆小漁船,也裝滿了糧食,頻繁的往上下游轉運,尋找哪裡還有空的倉庫。

二傻在密林中的研究中心,炸了整整一年的山洞,用於擴建物資倉庫。

白帝教給他諾貝爾發明的安全炸藥配方,用矽藻土鈍化硝酸甘油。

矽藻土開採於湖泊底部,以及鹽港附近。

其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矽,雖然這點和沙子很相似,但沙子來源於石英礦石的風化,而矽藻土來源於,遠古時期水生微生物的遺骸沉積。

矽藻土多孔、輕質,具有顯微孔洞結構。矽藻土和硝酸甘油按一定比例混合,既能保持爆炸威力,還能大大降低其敏感性,只能用雷管引爆,這樣就能安全的炸山了。

炸出來的石頭,又會運至白帝城,當作建材修建城牆、蓋房子、燒水泥、燒石灰……

但擴建的山洞倉庫容量依然有限,儲存不了那麼多粟米,也不可能把所有倉庫空間都用來存糧食。

粟米收購價格一降再降,直到炎族商人完全無法

目錄
崩鐵:從格拉默開始的炎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