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昊宇尊崇玉帝尊,玄穹高上統乾坤(第3/4 頁)
、頭戴帝冠、手持玉笏的中年男性,端坐在天宮寶座上。其職能是承元始天尊、道德天尊、靈寶天尊三清之命,總執天道,管理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一切陰陽禍福,監督眾神,維持宇宙的平衡和秩序.
繪畫與雕塑藝術
在繪畫和雕塑中,玉皇大帝的形象往往突出其威嚴莊重,面部表情肅穆,姿態端正,服飾華麗,色彩鮮豔,以展現其至高無上的地位和神聖不可侵犯的氣質。他通常被置於畫面或雕塑的中心位置,周圍環繞著眾神、仙官、星宿等,以體現其統領眾神的地位.
傳統戲曲
在一些傳統戲曲中,玉皇大帝的形象透過演員的服飾、妝容和表演來呈現。演員會穿著華麗的龍袍,頭戴冠冕,透過特定的唱腔和身段動作,展現玉皇大帝的威嚴和尊貴。如京劇《鬧天宮》等劇目中,玉皇大帝的出場和表演都極具儀式感,彰顯其天庭之主的身份和地位 。
四、玉皇大帝在《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的形象有以下異同點:
相同點
地位崇高:在兩部作品中,玉皇大帝都是三界的最高主宰,處於神仙體系的頂端,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統御諸天、綜領萬聖,掌管著天地人三界的一切事務.
修行高深:《西遊記》中記載玉皇大帝自幼修持,苦歷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封神演義》中雖未明確其修行具體細節,但從他能成為三界之主且讓眾多神仙俯首稱臣來看,其修行境界與資歷也必然極高.
不同點
形象塑造:《西遊記》裡的玉皇大帝形象較為鮮明具體,是一位氣宇軒昂的老者,身著華麗龍袍,頭戴金冠,手持金色寶劍,不怒自威,其形象和人間帝王相似 。而在《封神演義》中,玉皇大帝從未正式出場,形象相對模糊抽象,多是透過其他神仙的言行來側面體現其權威.
性格特點:《西遊記》中的玉皇大帝被刻畫得較為昏聵糊塗、剛愎自用,在處理孫悟空的問題上多次決策失誤,且度量狹小、睚眥必報 。而《封神演義》中玉皇大帝雖未直接展現性格,但從其能掌控封神大業、讓各方神仙效力來看,應是更具權謀和決斷力的領導者.
職能展現:《西遊記》著重展現了玉皇大帝在維持天庭秩序方面的作為,如對孫悟空鬧事的處理等。而《封神演義》中玉皇大帝的職能主要體現在封神大業上,他命元始天尊旗下的十二金仙俯首稱臣,讓姜子牙幫他招收 365 位正神到天庭任職.
五、在道教神話中,玉皇大帝的地位和作用如下:
地位
玉皇大帝屬於“四御”之首,位居三清之下、眾神之上 。三清代表了道教的三尊最高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而玉皇大帝是在三清之下的萬神之主.
作為天界至尊之神,統御諸天、綜領萬聖,總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管轄天神、地只、人鬼,是天地萬物、陰陽造化的最高掌控者.
作用
管理職能:總執天道,派紫微北極大帝掌管天地經緯,勾陳上宮大帝執掌天地人三才、主持人間兵革,后土皇地只掌管陰陽生育、大地山河,以此維持三界的正常運轉.
賞善罰惡:監督眾神及眾生的行為,根據善惡進行獎懲,如《玉皇赦罪錫福寶懺》中記載,其可渡化眾生,消災免罪,使誠心懺悔者獲寬恕,讓人們延壽獲福.
維護秩序:作為最高主宰,制定並維護天條天規以及三界的秩序,確保眾神各司其職,防止出現混亂,保障宇宙的平衡穩定.
六、用不同詞牌名來解析玉皇大帝的詩詞:
《沁園春·玉皇大帝》
浩渺蒼穹,玉帝獨尊,三界之皇。掌乾坤永珍,威臨天地;神明護佑,德澤無疆。易理通玄,陰陽燮化,主宰沉浮鎮四方。神威顯,佑蒼生福祉,盛世隆昌。
千秋功業輝煌,引無數豪傑敬瞻望。看仙班列陣,祥雲繚繞;瓊宮寶殿,瑞氣盈堂。道義秉持,慈悲廣佈,護佑人間正道揚。虔誠拜,頌功德無量,永載華章。
《水調歌頭·論玉皇大帝》
天界玉皇立,高上掌乾坤。易觀天地玄妙,運化定晨昏。主宰人間善惡,護佑蒼生安樂,聖德耀星辰。三界共尊崇,萬載頌君恩。
陰陽轉,乾坤定,道心存。英明神武,裁決公正顯威神。俯瞰紅塵世事,指引迷途方向,智慧照凡塵。敬拜玉皇帝,祈福佑乾坤。
《菩薩蠻·玉皇大帝頌》
玉皇大帝威嚴顯,乾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