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新戰國七雄:趙國崛起 > 第81章 秦廷謀算,合縱危局

第81章 秦廷謀算,合縱危局(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秦宮巍峨,殿宇森然,雕樑畫棟間瀰漫著凝重肅穆之氣。

嬴高身著玄色冕服,頭戴旒冕,十二道玉串垂下,遮住了他部分冷峻面容,卻遮不住那周身散發的王者威壓。

他高坐於龍椅之上,雙手緊攥扶手,指節泛白,雙眸恰似寒星,掃視著殿下一眾臣子。

滿朝文武皆低垂著頭,大氣都不敢出,殿內寂靜得只剩衣袍摩挲之聲,仿若暴風雨前令人顫慄的平靜。

“朕自承繼大統,便立志掃平六國,混一宇內,成就不世之功,奠大秦萬世之基!”嬴高的聲音低沉卻如洪鐘,在大殿內迴響,字字砸在眾人心間,“可如今,一個邯鄲城,竟成了我大秦東進路上的絆腳石,屢次興兵征伐,卻連連受挫,損兵折將,顏面盡失!諸卿,這便是你們輔佐朕的結果?”

話語間,怒意洶湧,猶如蟄伏的猛獸即將失控。

堂下,相國蘇穆率先出列,他一襲錦袍,頭戴高冠,神色沉穩,只是眼角細微皺紋中藏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憂慮。“陛下息怒。”

蘇穆微微躬身,拱手說道,“趙國能撐至今,實賴合縱之術,六國抱團,又有李牧這般深諳兵略、能征善戰的名將坐鎮,猶如銅牆鐵壁,委實棘手。

然臣以為,破局之法並非無跡可尋。”他抬眼,目光與嬴高交匯,見君王神色稍緩,繼續道,“其一,邯鄲不可強攻,需圍而不攻,徐徐圖之。持續增兵添將,強化包圍圈,將邯鄲城徹底隔絕,斷其糧草輜重補給之路,使其內無存糧、外無援軍,待城中困窘、人心惶惶之時,再揮師破城,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嬴高微微頷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蘇穆輕捻鬍鬚,眼中閃過一絲精明:“其二,六國合縱,看似鐵板一塊,實則貌合神離,各懷鬼胎。

他國援趙,或為名、或為利,並非真心與趙並肩。只需我大秦巧用離間之計,散佈謠言,挑動他們彼此猜忌、互生嫌隙,這合縱之盟自會土崩瓦解。屆時,趙國孤立無援,便是我大秦鐵騎縱橫馳騁、踏平邯鄲之日。”

武將行列中,秦猛身形魁梧,身披厚重鎧甲,雖在朝堂,猶似戰場歸來的煞神。他上前一步,抱拳行禮,聲如洪鐘:“陛下,相國所言,臣亦贊同。邯鄲城經營多年,城防堅固,強攻之下,我軍傷亡慘重,得不償失。

依臣之見,可命大軍在邯鄲城外深挖壕溝、築起壁壘,將其死死圍困,猶如困獸牢籠。

城中軍民眾多,糧草消耗甚巨,時日一長,必難以為繼。”說著,他稍作停頓,目光中透露出久經沙場的果決,“再者,分撥精銳之師,襲擾他國邊境。可先攻韓、魏,此二國弱小,畏懼我大秦兵鋒,必忙於自保,撤回援趙兵力。趙國失援,猶如大廈失柱,搖搖欲墜,破城便在朝夕之間。”

嬴高聽著二人進言,沉思良久,手指有節奏地敲擊扶手,每一下都似敲在臣子們心坎上。他深知,此番邯鄲之戰,關乎大秦國運,一步錯則滿盤皆輸。“相國、秦猛將軍所言,甚合朕意。”

嬴高終於開口,聲音恢復了幾分沉穩,“邯鄲,乃趙國咽喉要地,只要將其拿下,趙國便如斷脊之犬,不足為懼。傳朕旨意,再撥十萬雄兵趕赴邯鄲前線,交由蒙恬統領,務必依計行事,不得有誤。”

“遵旨!”眾臣齊聲高呼。

嬴高目光一轉,看向負責情報與細作之事的官員,眼神瞬間銳利如鷹:“那離間之計,亦不可懈怠。朕命你等廣佈謠言,潛入邯鄲與六國聯軍內部,或言李牧擁兵自重、圖謀不軌,欲與他國合謀取代趙王;或傳他國暗通款曲,私訂盟約,欲在戰後瓜分趙國。總之,要讓他們相互猜忌、內亂不止,為我大秦創造戰機。”

“臣等領命,定當不辱使命!”那官員額頭沁出冷汗,伏地叩首。

退朝之後,嬴高獨自站在殿中,望著殿外那片廣袤天地,心中波瀾起伏。

他深知,統一六國之路佈滿荊棘,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謀而後動。

此次增兵與離間,是破局關鍵,成,則大秦東進無阻。

敗,則霸業宏圖或要再度擱置。可他嬴高,怎會甘心被一座邯鄲城阻擋腳步?那眼中閃爍的,是對天下的志在必得,是即便前路艱險,也要踏出一條血路、鑄就千古一帝威名的決然。

在邯鄲前線,秦軍營地如蟄伏巨獸,營帳連綿,兵戈林立。蒙恬接旨後,迅速整軍,十萬新兵匯入,營地中一片忙碌景象。“將士們,陛下委以重任,此番出征,旨在踏破邯鄲,揚我大秦軍威!”

蒙恬身著銀色鎧甲,手持長槍,跨坐於高頭

目錄
崩鐵:從格拉默開始的炎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