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魏安厘王:好太好了,來人啊。請六國來此,大擺慶功宴。(第1/2 頁)
魏國都城安邑,
值秦朝與趙王結盟,橫掃五國之時。魏國之主魏厘安王因日前之戰事,邀五國之君至此設宴。
然,魏王與齊國之主實難預料,其盟國趙國,竟於一夜之間轉投秦朝。
非但與秦朝結盟,更遣李牧率軍征伐吾等數國之事,魏王尚不知曉。
此前,魏國與各國舉行慶功宴,除趙國外,各國君主及大小官員皆已到齊。
此刻,魏厘安王被勝利衝昏頭腦,於大秦掃蕩之事,他們皆不明就裡。
“魏安厘王:善哉,善哉。來人啊,速請六國來此,大擺慶功宴。”
須臾,宴席之上,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魏安厘王甚是喜悅,起身敬酒,眾人紛紛響應。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魏安厘王面色微紅,略帶醉意道:“此次聯合作戰,我大魏居功至偉,當受此殊榮。”
眾人皆諛辭如潮,唯齊王沉默不語。他暗自思忖,趙國背棄盟約,此時局勢恐生變數。但見魏安厘王如此興奮,他也不好掃興,便附和道:“大王所言極是,魏國之勇,天下皆知。”
就在這時,一名侍者匆忙上前,在魏安厘王耳邊低語幾句。魏安厘王的笑容瞬間凝固,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魏安厘王勃然大怒,臉色陰沉得彷彿能滴出水來,他緊緊地握著拳頭,青筋暴起,額頭上的汗珠滾落而下。他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可惡的趙國,竟敢背叛寡人!”他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震得整個宮殿都微微顫抖起來。
他一把將手中的酒杯狠狠地摔在地上,酒水四濺,玻璃碎片四處飛濺。魏安厘王的眼神中閃爍著怒火,他無法接受趙國的背叛,這讓他感到無比的憤怒和屈辱。
他轉過身去,目光如炬地盯著齊王,眼中充滿了憤怒和失望。他咬牙切齒地說道:“齊王,你們齊國難道早就知道趙國要背叛嗎?”
齊王心中暗自竊喜,但表面上卻裝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說道:“大王,此事寡人也始料未及啊!趙國此舉實在令人不齒。”
齊王心裡清楚,他早就料到趙國會背信棄義,如今形勢對魏國極為不利。但他並不打算坐以待斃,反而想要趁機拉攏其他四國,共同對抗秦國和趙國。
於是,齊王站起身來,拱手向魏安厘王說道:“大王息怒,趙國如此行事,的確讓人憤恨不已。然而,此刻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應當如何應對目前的局勢。依寡人愚見,我們不妨與其他四國聯手,共同抵抗秦國和趙國。”
魏安厘王沉默了片刻,心中猶豫不決。他深知此時若不聯合他國,魏國必將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最後,他終於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齊王的建議。
眾人紛紛議論起來,權衡利弊之後,他們一致認為當前應先停戰,各自回國整頓軍隊、準備糧草,以便隨時應戰。一場新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六國之間的關係變得愈發緊張而複雜。
在魏國宮廷的緊張氛圍中,各國代表如驚弓之鳥般匆匆離去。他們心急火燎地踏上歸途,彷彿身後有追兵一般。這些代表們馬不停蹄,日夜兼程,只為儘快趕回自己的國家,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好充分準備。
齊王回到齊國後,立即召集大臣們商議戰略。他深知此次戰爭關係到齊國的生死存亡,必須全力以赴。經過深思熟慮,齊王決定派出使者前往楚國、燕國和韓國,尋求結盟的可能性。同時,他下令加強國內軍事力量的建設,積極訓練士兵,儲備糧草。齊國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備戰,希望在這場大戰中取得勝利。
與此同時,其他四國也在緊鑼密鼓地行動著。趙國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困境,一方面要面對其他五國的壓力,另一方面還要應對國內民眾的不滿情緒。趙王憂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而秦國則在暗中觀察著六國的動向,伺機而動。秦王心思縝密,暗自盤算著如何利用六國之間的矛盾,坐收漁翁之利。
風雲變幻,天下大勢撲朔迷離。這場即將爆發的大戰,讓整個世界都為之顫抖。各國的百姓人心惶惶,不知道未來將會發生什麼。有人擔心家園被毀,有人擔憂親人安危。然而,戰爭的陰影卻籠罩著每一個人,讓人無法逃避。
在這亂世之中,誰能在這場混戰中笑到最後?誰將成為這片大陸的霸主?答案,或許只有時間才能揭曉。在這場激烈的角逐中,每個國家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他們需要智慧、勇氣和決心來應對這場風暴,否則便只能被歷史淘汰。
楚國的朝堂上,楚王正在與群臣商討對策。一位大臣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