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初一(第1/2 頁)
在不絕於耳霹靂吧啦的鞭炮聲中,俞非晚沉沉睡過去,臉上還掛著滿足的笑容。
“非晚,快起床,穿新衣。”
俞非晚覺得自己剛睡著沒多久,耳邊就傳來俞萍清脆悅耳的聲音。
“再睡會兒。”
“再睡五分鐘。”俞非晚緊閉眼睛,無意識的扯過輩子矇住頭。
在俞萍的連哄帶騙連拖帶拽下,懶覺就像是指縫間的沙,握也握不住。
俞非晚簡單洗漱後,一轉身就看到了身穿鮮豔紅衣排排站好的三人。
俞鵬,白白胖胖,就是年畫上的小福娃,憨態可掬。
紅衣襯的俞萍越發有幾分面若桃李的感覺。
幸的識卿桃花面,從此阡陌多暖春。
視線轉向林海宏,容她詞窮,只能想起一句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人靠衣裝,馬靠鞍。
是她見識淺薄,竟不知被她嫌棄的紅布匹裁剪成衣後,會這般抓眼眼球。
“好看嗎?”
俞萍眨巴著水靈靈第大眼睛,鴉羽似的睫毛一扇一扇,神情中有緊張有期盼。
俞非晚很是誠懇的誇讚“簡直不要太好看。”
“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俞萍抿唇笑了笑,不似以往大大咧咧。
這件裁剪得體的紅衣似乎無形間賦予了俞萍一個新形象。
“那你也快去換。”
“媽媽還專門縫上了盤扣,說符合節日氛圍。”
俞萍伸手拉了拉俞非晚,催促道。
俞非晚笑呵呵的應下,在與林海宏和俞鵬擦肩而過時,俞非晚摸了摸俞鵬的小腦袋“堂弟和鵬鵬也很好看。”
將衣裳穿在身,俞非晚左右轉了轉。
倒也不醜,就是好看的不明顯。
偏偏俞萍的嘴巴就跟抹了蜜一樣,把自己學過的褒義成語一股腦兒的背了出來。
十之八九,都詞不達意。
剩下一二,都望文生義。
她親眼瞥到林海宏的臉憋笑都憋紅了。
“真精神。”
老太太拄著柺杖,上下打量一番,止不住點頭認同。
俞非晚:……
精神?
一時間俞非晚有些分不清這是不是誇獎。
就在這時,大門外響起幾道嘹亮的呼喊聲,基本上都是提前相約好一起去廟裡燒香祈願的。
“你家這幾個孩子長得可真俊。”
“這就是你家那個大孫子吧,模樣俊,學習好。”
“一比較,就恨不得再好好收拾收拾上房揭瓦的熊孩子。”
幾個年歲看起來略比老太太小几歲的婦人,眉眼帶笑的稱讚著。
是客套,也是真心實意的羨慕。
這十里八村的,就沒有不羨慕林青山夫妻能有林海宏這樣一個爭氣兒子的。
林海宏有些不適應這麼熱情的打量,低垂著頭。
可偏偏大過年逢喜事的鄰里街坊都閒的很,繼續打趣著“聽你媽說,你九歲剛上學堂,就會背唐詩三百首了,還會心算,從不出錯。”
“你給我們這些嬸嬸姨姨奶奶背一背,讓我們也見識下神童。”
有一中年婦人也連忙附和“等下,等下,我得去把我家那個敗家子拎過來。”
“那敗家子過了年都十五了,每天還是沒個正形,書書讀不好,學個手藝也不學,不著家,成天就跟個街溜子似的鎮上縣裡晃悠。”
“這也就是過年,要不然我還叫不回來呢。”
“不是都說跟豬在一起就能變成豬啥的,等等再背啊,讓我去喊喊。”
俞非晚滿頭黑線,同情的看向林海宏。
這跟大庭廣眾之下當街隨地大小便有區別嗎?
除了不臭……
看來,也不是誰都能消受這份熱情的。
“別了,別了,我這大孫子臉皮薄兒,你們可別逗他了。”
“裡裡外外那麼多廟,咱們也別耽擱了,早去早回。”
老太太笑意盈盈給林海宏解圍。
李蘭也正好收拾妥當,拎著籃子,圍得嚴嚴實實,胳膊上還搭著一塊兒乾淨的頭巾。
“婆婆,裹上頭巾,咱們出門。”
李蘭一出來,話題的重心又圍繞著衣裳展開。
應付這些家長裡短,李蘭得心應手。
你一嘴我一嘴的嘈雜聲漸漸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