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毒士無雙,女帝高呼活閻王 > 第16章 百官彈劾,皇相之爭

第16章 百官彈劾,皇相之爭(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舉世震驚,反叛者八號出現!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十三皇子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小馬:編寫之眷大周九皇子龍珠之賽亞人貝吉塔人在奧特,開局獲得地球意志饋贈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鬨堂大孝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爺的了?斬神:諸神代理人,開局定海神針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弒兄殺父,我登上大位修真者穿越藍星之後無敵了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棗陽距離王都大概三百里之遙。

來時林安憂心忡忡,根本無心觀沿途風景,但現在棗陽城的局勢已然趨於穩定,所以他心情十分舒暢,此行總算不負所托,古人之策的確是好使。

而早在一天之前,沐凌雪便以加急密信稟告皇甫汐月,林安要回去,若是途中無意外,兩日之後便可抵達皇城。

信中,沐凌雪說林安此番回去是為了當面向陛下解釋他在棗陽城的所作所為。

心思單純的沐凌雪哪裡會想到這只是林安冠冕堂皇的託詞,其真實想法是為了試探皇甫汐月的態度。

女人善變。

一把御賜的佩劍未必能保他周全,還是多留個心眼為妙。

此番回太極殿述職,只要他察覺到皇甫汐月對自己有殺心,二話不說,立馬開溜。

呆在棗陽城的這段時間,林安的心思並非全在賑災之上,他也在透過書籍瞭解這個世界的方方面面。

此際天下三分。

大夏、大虞、大齊呈三足鼎立之勢,邊荒貧瘠之地有大大小小的部族報團取暖,他們雖善騎善射,卻不足為慮。

林安已經想好了,倘若皇甫汐月心胸狹隘,卸磨殺驢,他就去大虞,據說大虞之君廣開言路,求賢若渴,不失為一個明君。

皇城,太極殿。

今日的早朝似乎不太一樣,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火藥味。

以丞相胡庸為為首的江南文閥對林安展開了猛烈的攻擊。

胡庸為更是以百官上書之名炮製出林安的三十條罪狀,狀狀觸目驚心。

此人先前從未說林安半句壞話,卻不想一說便是雷霆萬鈞,鐵證鑿鑿,他顯然是要一舉幹翻林安,讓其翻不了身。

“宣國是參事,代棗陽知縣林安進殿。”

手握浮塵的太監站在皇甫汐月身邊對著殿外高聲疾呼,聲尖調高,就是中氣不足。

林安自殿外漫步而來,不徐不疾,泰然自若。

群臣紛紛將目光投向他,表情不盡相同。

皇甫汐月鳳儀威嚴,只見她高高的坐在龍椅之上,面無表情的看著坦然走進大殿的林安。

此時,她的內心極為不平靜。

不得不承認,林安是個難得一遇的人才,但更是惹禍精。

短短几日,朝中大臣兩次集體參奏於他,上次被她擋了回去,這次更加兇險猛烈,只因領頭的是丞相胡庸為。

皇甫汐月對胡庸為這個丞相頗為微詞,此人雖頗具治國能力,卻隱隱有結黨營私之嫌。

尤其是最近半年,有不少人參奏此事,後來都銷聲匿跡,不再言語,甚至有兩人因貪贓枉法被削官罷職,流放邊疆。

如今看來,這兩人雖然屁股不乾淨,可是被抓也絕對不是表面那麼簡單。

“臣棗陽城代知縣林安拜見陛下,女帝萬古無疆。”

林安微微躬身,不卑不亢的對著正襟危坐於龍椅之上的皇甫汐月說道。

“朕聽說了,棗陽城的糧價在你的治理下已經降至我大夏最低,百姓對你稱讚有加,災民少有餓死,此番你功不可沒。”

皇甫汐月一錘定音,言明林安治理棗陽災情有功,這就是在告訴胡庸為,彈劾林安不要太過分。

不管怎麼樣,林安是功大於過,若不是他臨危受命,棗陽城恐怕已經亂了。

“陛下過讚了,身為臣子,這都是我應該做的,不敢居功。”

林安淡淡的說道。

“陛下,林安穩定棗陽城糧價有功不假,然而他罪過更大,不可不察。”

胡庸為邁步走出臣列,對著皇甫汐月說道,“陛下有所不知,臣最近收到了許多對其彈劾的奏摺,共羅列出其罪狀三十餘條,條條皆是死罪。”

“昨日百官聯名上奏,懇請今日早朝臣奏請陛下降罪於林安,功過不可相抵,況且其功微過大,絕不能放任自流,臣以為十分有道理,特把奏摺交由陛下過目。”

胡庸為在這個時候拿出所謂的百官奏摺,明顯是在給皇甫汐月施壓。

按照胡庸為所說,這不是他一個人的意思,這是群臣的意志。

百官上書,意義非同凡響。

如果皇甫汐月一言駁回,她之前樹立的形象就徹底崩塌了,此事流傳出去,還不知道要被好事者如何編排呢。

“呈上來與朕一閱。”

皇甫汐月面色一沉,倒不是因為所謂的林安罪大惡極,而是胡庸為此舉令她心生慍怒。

目錄
陛下,饒了貂蟬吧,你陽氣太重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