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老狐狸擺的棋局(第2/3 頁)
能參與的國家和科研人員能有多少?四個,全球就四個大國,如果北斗三號建成,就會成為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和歐盟galileo並立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至於科研人員數量,排除外圍支撐人員後,能接觸大系統核心的研發人員不會超過千人。
這樣的機會百年難遇,像傅晚明這樣有大抱負的科學家,花幾天大概都想不到任何拒絕的理由,他今天會上猶豫的怕不是接不接,而是怎麼接。
“傅師,我還是覺得很奇怪,在原有的科研機構沒有出錯的情況下,為什麼不繼續讓原班人馬採用風險最小的方案?”沒有科研單位會拒絕,但孟星高卻也想不出這種天大的好事為什麼會落在未來院身上。
這個問題本來傅晚明也有點不明白,但在剛才門口等著見許主任的時候,看來來往往的人鎩羽而歸,似乎明白了點什麼。
“按照航天領域的老傳統,新技術的應用不能超過30%,如果超過,犧牲的是可靠性的降低。但你覺得今天許主任提的要求新技術的應用有可能不超過30%嗎?”
孟星高搖搖頭,他是仔細聽了本次會議的,北斗三號追求三個最優,沒有一個在現有模式下可以完成。
首先效能最優,北斗三號除能夠為全球使用者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訊、國際搜救服務等多種功能,還要在中國及周邊地區使用者提供區域短報文通訊、星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等服務,並具備優於其他國家導航系統的高精基準、可靠應用、組網升級、安全執行等指標。
其次,成本最優,要符合我國的國情國力。單星重量要低,減少載荷,降低發射成本。壽命也要久,大於十年,降低更換頻率等等。最後,自研比例最優,核心部件國產化較北斗一號二號有大幅提升,這是出於供應鏈安全的考慮,核心技術不能被髮達國家卡脖子,坐地起價或是惡意斷供,都會讓系統的延續性受到挑戰等等。
另外,我們還面臨很多歐美國家不用面臨的問題,比如無法全球部署地面控制站,後發的抗干擾能力……一言以蔽之,就是沒錢,但是要做最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所以,這要求之高讓滿屋子的老專家都直皺眉頭,不敢輕易答應。
“但這畢竟是北斗啊,關係國計民生,再難也要做出來不是。您不是說,無論是老專家,還是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大家都在一條起跑線上,我看許主任也沒有否定這一點。”孟星高說道。
“我倒覺得,他信不信不要緊,無非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未來院想辦法做到了,北斗三號就由兩家科研機構送上天。第二種可能,未來院做不到,倒逼原有研發團隊創新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大不了北斗三號還由原班人馬送上天,熟門熟路,出不了問題。”
“他當咱是鯰魚啊?”孟星高恍然大悟。
“效果顯著,今天會上難道你看不出來多少人炸毛了。”傅晚明說道。
“老狐狸!”孟星高狠狠地腹誹了一句後問道:“但傅師您會盡力讓第一種可能發生,對吧?”
“那當然。”傅晚明毫不遲疑地說道。
難得的高調謝幕後,兩人悄無聲息地回到了上海。孟星高離開不過兩天,辦公室裡和臨走時沒兩樣,桌上的圖紙還是二氧化碳監測衛星,生機盎然的綠蘿也沒來得及長出新葉子,連身邊的錢宇依舊一副嬉皮笑臉的討厭樣。
感覺一切都沒變化,但又一切都變了,孟星高難以自抑地摩挲著在會議上做的筆記,琢磨起北斗三號這攤子事來。雖然不知道未來院能拿下多少份額,也不知道自己會處於專案組中什麼位置,但他的思路不受控地從四面八方奔湧過來,關於系統、關於架構、關於發射,關於北斗三號的一切。
另一邊,中國未來衛星研究院院長彭海風風火火闖進傅晚明的辦公室,招呼不打就往沙發上重重一壓,龐大的身軀立馬深陷其中,壓出道道褶皺。聽完傅晚明險象環生的首都之旅,彭海已經滿臉油光,黑框眼鏡一個勁地往鼻頭滑,索性順手往茶几一丟。這下沒有了鏡片的遮擋,傅晚明才看清他鏡片後掩飾不住的疲憊和愁容,原來焦慮的人不只自己一個。
“老傅,你有氣我理解,但那通年輕人很行的演講說說就行了,什麼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都是大道理,實操層面還是老人靠譜,人家的質疑也不是沒道理。”
“我可沒想只是說說。”傅晚明回答得無比肯定。
“什麼,你還打算執行,我可提醒你,別真搞一支童子軍?”
說傅晚明聽不進逆耳之言也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