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參與感(第1/2 頁)
週末一晃就過,週一一早,孟星高的團隊已經興奮起來了,原來上週分析軟體賬號一申請到手,幾個人根本等不及,分分工就開始建立有限元模型,一個週末下來已經大概搭了個基礎。
建模的過程耗時較長,孟星高讓錢宇在一旁學習,自己則找了個會議室繼續完善方案。如果說可靠性是新方案的痛點,那麼如何在保證創新的同時保證可靠性。傳統的系統工程多用短板理論,長板放任不理,集中精力死磕薄弱環節,試圖透過區域性修改讓短板儘可能接近長板,從而提升整個系統的整體實力。但對於長壽命高可靠的衛星,是不是可以試試長板理論。在系統設計時,不對短板小修小補,反而讓長板盡情發展,長板是團隊擅長的事,做擅長的事效率更高,這樣雖然短時間內會顯得系統不最佳化,但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效能提升主要透過迭代,與其在現有基礎上不停修改,不如直接進入下一版本的研發,一旦短板部分實現技術突破,直接更換一塊短板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系統總體效能。
孟星高計較完長短,又對方案一番調整,不知過了多久,對建模最熟悉的陳燦過來,問了孟星高一個俗套的問題。
“一個好訊息,一個壞訊息,你想先聽哪一個?”
“壞訊息吧。”孟星高了解陳燦,這個女孩子100分的事情做到120分才會拿出來說,大機率說壞訊息壞不到哪裡去。
“不算太成功,你看這裡,正弦震動加速度響應及動位移圖現實,在20hz、30hz、77hz附近,結構有明顯的共振,且響應的幅度較大。分析後發現,縱向最大放大係數為14,橫向最大放大係數為23,放大係數較大。在側板的中心位置響應值比較大,鼓皮效應比較嚴重,平臺艙±y側板響應也比較大,鼓皮效應也很嚴重,不滿足要求。”陳燦說道。
“那好訊息是什麼?”孟星高又問。
“衛星的主框架是主要承力件,跨聲速和最大動壓狀態、助推器分離前兩種工況輸入條件後,主框架應力最大31.8mpa,最大位移1.18mm,底板最大應力36.2mpa,最大位移2.11mm,說明整星,尤其是主框架結構,具有較大的強度裕度。”陳燦說道。
“那就是說明,這個結構設計是可行的,但是細節需要改進。”孟星高臉上露出欣喜的神色。
“我們幾個也是這麼認為的。”陳燦說道。
孟星高仔細地看著螢幕上的圖表,像是偵探在從每一個細微的變動中尋找蛛絲馬跡,半晌才說道:“結構設計的一個原則就是以剛度和強度設計為主,兼顧響應及穩定性要求。咱這個框架面板式設計,橫向尺寸對整星剛度的影響較大,為了提高整星的橫向剛度,最便捷就是增加橫向尺寸。但橫向尺寸的增加會帶來蜂窩板的跨度加大,所以這裡才會有鼓皮現象,對衛星區域性響應較大。我們得有一個平衡,要不讓結構的老師們再看看,把橫向尺寸控制在一定範圍,或者加強筋,比如側板中心為這裡,如果我們內埋強筋,加強強筋的走向與熱管保持一致,也許會有一些用。”
說完,孟星高召集眾人又進行了多輪討論,提出了更多的假設,也發現了更多的問題。孟星高的團隊年輕,一路本科碩士博士念過來,離開校園還沒有多少年,學生氣濃,自然不會像沈富生那樣要面子擺架子,不懂就問,到處在院裡尋求外援。未來院是產學研一體的機構,大部分資深科研人員的另一個身份是教授,對於求道的年輕人多少有些偏愛,如果問題正好遇上自己的領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恨不得傾囊相授。這樣一來,別看孟星高的團隊人少,背後是整個未來院各路人才的集思廣益。
兩週過後,調整過的模型又呈現在螢幕上,測試計算的進度條在緩慢移動,3%,5%,15%,孟星高的所有團隊成員都在屏氣凝神地等待著結果。
計算進度條高頻出現在科研人員的工作中,介面是尋常的黑色,數字是尋常的藍色,在色彩心理學都是能讓人冷靜的顏色,但此刻盯著他看的人就是能感受到心跳跟著加速,彷彿眼前升高的不是數字,而是心率和血壓。他們在默默祈禱,一定要成功啊,成功了就是導航衛星系統中的首個框架面板式設計,首個這個詞對航天人來說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代表著一個新紀錄的誕生,一個新賽道的出現,一個新領域的開闢,以及一群年輕開拓者的登臺亮相。
進度條走到了99%,1分鐘過去了還是99%,2分鐘過去了還是99%,最後的100%遲遲不肯露相,像是故意捉弄這群急不可耐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