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找家長(第1/2 頁)
李明等人在見識到王雲峰彩電的巨大市場衝擊力後,內心非常焦慮。
他們深知,若不盡快採取有力措施,自己的企業將在這場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徹底淘汰。
經過一番絞盡腦汁的謀劃,他們決定聯合海城其他電視機廠,向市裡哭窮,以此為藉口爭取引進彩電生產線的機會。
他們自己是沒有能力,也沒有錢引進彩電生產線,如今他們都是國企,只有找上面才行。
一天,李明帶領著各廠的負責人,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來到商務局。
商務局是專門分管市裡國企的單位。
他們滿臉愁容,在會議室裡向副局長大倒苦水。
“領導啊,我們這些本地電視機廠,現在日子實在是沒法過了。”李明率先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淒涼,“王雲峰那外來的彩電,把市場都搶走了。我們的產品根本賣不出去,庫存積壓如山,資金鍊都快斷了。再這樣下去,我們這些廠可都得倒閉啊,到時候不知道多少工人要失業。”
其他廠的負責人也紛紛附和,你一言我一語地訴說著所謂的困境。
“是啊,領導,我們急需引進先進的彩電生產線,提升產品競爭力,不然真的撐不下去了。”
“希望政府能考慮考慮我們的難處,給我們一些支援和幫助。”
副局長聽著他們的哭訴,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他們深知本地電視機產業的重要性,若真的出現大規模倒閉,對海城的經濟和就業都會造成不小的衝擊。
“你們說的情況我們瞭解了,不過引進生產線可不是一件小事,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副局長嚴肅地說道,“你們先回去準備詳細的專案計劃書,包括資金預算、技術評估、市場前景分析等,我們會認真研究的。”
李明等人心中一喜,以為計謀得逞,連忙點頭稱是,帶著一絲得意離開了市政府。
回到廠裡,李明立刻召集眾人開始準備計劃書。
他們誇大其詞,將企業描繪得岌岌可危,同時把引進彩電生產線後的前景吹噓得無比美好。
“一定要把這個計劃書做得漂亮些,讓市裡覺得我們非引進生產線不可。”李明反覆叮囑著。
一條生產線需要外匯至少二三百萬美元,如今國家正是發展之際,很多地方都需要外匯。
在李明等人精心炮製的計劃書呈遞給商業局後,商業局的工作人員滿懷期待地開啟,本以為能看到一份條理清晰、切實可行的產業發展規劃。
然而,映入眼簾的內容卻讓他們大感頭疼。
當看到那幾家電視機廠加起來竟然需要上千萬美元的外匯需求時,工作人員們面面相覷,倒吸一口涼氣。
如此龐大的外匯數額,遠遠超出了商業局的預期。
商業局迅速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應對之策。“這幾家廠的外匯需求太離譜了,咱們市裡哪有這麼多外匯儲備來支援他們引進生產線啊。”一位工作人員皺著眉頭說道。
“而且他們的計劃書裡,對市場前景的分析過於樂觀,風險評估卻做得很不到位。”另一位工作人員補充道。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商業局決定重新組織幾家工廠的負責人開會,向他們表明立場。
會議當天,李明等人早早來到會議室,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他們以為引進生產線一事已是板上釘釘。
然而,當商業局副局長嚴肅地走進會議室時,他們隱隱感到事情有些不妙。
“今天把大家叫來,是關於你們提交的引進彩電生產線計劃書的事。”
商業局副局長表情凝重,目光掃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你們提出的上千萬美元外匯需求,實在是超出了我們的承受範圍。目前市裡的外匯儲備有限,無法滿足你們的要求。”
李明等人聽到這話,頓時傻眼了。
“領導,這生產線對我們太重要了,沒有外匯引進,我們根本沒法和王雲峰競爭啊。”李明焦急地說道。
“是啊,領導,您再想想辦法,我們真的是走投無路了。”其他廠的負責人也紛紛求情。
副局長不為所動,堅定地說:“外匯是沒有。你們不能總是依賴政府的支援,得自己找出路。”
接著,副局長提出了一個建議:“你們不妨考慮將市場拓展到下面的縣城。現在縣城的市場潛力巨大,消費者對電視機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你們可以針對縣城消費者的特點,調整產品策略,提高產品的價效比,開啟縣城